第一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用在最關鍵的時候 財政局的窩案(第5/5頁)

周昌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話鋒一轉,道:“高書記看了孔正義的交代材料,裏面多次提到了你。在孔正義的交代材料中,涉及你的次數還不少,省紀委很重視此事,他們特意將孔正義的交代材料與財政局的賬冊一一進行核實。劉傳達之事是一個教訓,你一定要引以為戒,這種打擦邊球的事千萬別做。”

“幸好自己還算聰明,習慣也比較好,沒有在任何一張票據上簽字。如果自己在上面落上一個字,現在就會吃不了兜著走。”黃子堤聽到這裏,也是暗叫幸運,他背後開始滲出汗水,大粒的汗珠順著豐碩的後背直接掉到了褲腰處。

他對周昌全道:“這是教訓啊,以後遇到這些事,看來還得走正規程序,辦公經費不夠,讓財政局正式增加預算,否則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此事就這樣,你要吸取教訓,下不為例。”

黃子堤灰溜溜地走出了周昌全的大門,心中很惱火,同時又對周昌全帶著感激,他心裏明白,自己的事情可大可小,上綱上線就是大事,拖一下眼皮,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高祥林召見周昌全肯定是征求其意見,而周昌全則為自己說了好話。

走出了辦公室,迎面見到了副秘書長曾勇。他笑容可掬,厚重的雙下巴歡快地抖動著,道:“黃書記,我有事向您匯報。”

黃子堤挺了挺胸,雙手向後背著,很威嚴地朝著自己的辦公室走去,曾勇在後面亦步亦趨。

自從周昌全去見了省紀委高祥林書記以後,孔正義一案變得內緊外松,漸漸悄無聲息。除了孔正義和劉傳達,最後被省紀委雙規的有九名幹部,其中劉傳達的秘書被開除公職,卻沒有受到刑事處理,財政局辦公室呂主任主動辭職,到南方做生意去了。

這兩人的去職算是此案的尾聲。

“老高,你客觀地說,沙州情況到底如何?”省委書記蒙豪放看了案卷,想起昨天閑聊時聽到的只言片語。雖然說者也許是無意,但是聽者有心,今天聽完沙州案情以後,若有所思地問高祥林。

白包公高祥林放下了手中的匯報材料,道:“孔正義是沙州財政局長,這個職位與方方面面都有接觸,牽出一些人也很正常。這一次省紀委查得很徹底,孔正義先後交代了三十來人,有名有姓,有職有位,雙規了九人,夠得上刑的有七人,絕大多數都在灰色地帶。”

蒙豪放最看重的是兩位黨政領導,聽到周昌全和劉兵兩位主要領導都很幹凈,放下心來,道:“對腐敗分子我們不能姑息,我重申兩個絕不,一是絕不留情,二是絕不手軟,一查到底。”

高祥林在好幾省當過紀委書記,又在早年與蒙豪放共事多年,雖然到嶺西的時間不長,處理此事的輕重緩急拿捏得極好,道:“比起茂雲,沙州情況好得多。茂雲是兩個主要領導都涉案,沙州涉案最高級別的領導是副市長劉傳達,而且劉傳達一案很有時代特點,他對國有財產流失犯有不可推卸的職責。不過從調查情況來看,劉傳達辦的新廠吸納了老廠的主要技術力量,現在生意挺好,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他的新廠說不定還真能發展壯大。”

蒙豪放想起了近期出現的不和諧的思潮和爭議,目光變得深沉起來,道:“有人說嶺西的私營企業都有原罪,更有激進的人還提出要清算私營企業的原罪,這種思想我不贊成。我們眼光應該長遠,行為要更加務實,一句話,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他說得不甚明白,高祥林卻聽得很明白,道:“對於不夠刑的同志,我建議交由沙州市委處理。通過此案,看得出沙州市委還是堅強團結的,特別是市委書記周昌全同志黨性強,胸懷磊落。”

“我同意你的意見,周昌全同志在沙州工作多年,熟悉情況,我相信他能正確處理此事。”蒙豪放又道,“周昌全這個同志,作為市委書記,事必躬親,一方面說明了對黨忠誠,敬心敬業,另一方面,他容人之量稍窄一些。放手讓年輕人做事,只要把好舵,就翻不了天。”

對於周昌全的使用問題,蒙豪放與省委分管組織的副書記朱建國有分歧。朱建國的態度很明確:“沙州出了腐敗大案,周昌全作為市委書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適宜在沙州擔任市委書記,建議調至省政協或人大。”

蒙豪放對此還沒有表態,聽了高祥林的報告,他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