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做只會拎包的市委書記秘書 老本行新挑戰 (第6/9頁)

第三天,侯衛東將正式稿子交給了周昌全。周昌全正在批文件,道:“這麽快就寫出來了,先放在這裏。”侯衛東放下稿子,給周昌全茶杯裏續了水,回到了秘書室,這時,包裏手機響了起來。

周昌全配有兩個手機,一部手機的號碼是印在機密電話本上的,昨天,他將這部手機交給了侯衛東,另一部手機的號碼很保密,只有少數重要人物知道號碼。

“侯秘,你好,我是建委柳大志,關於南部新區幾個樓盤的事情,我準備向周書記匯報。”

侯衛東翻了翻周昌全的活動安排,道:“今天的安排已經滿了,只能等到明天,等我給領導匯報以後,再通知你。”

建委主任住進醫院以後,建委副主任柳大志便以副主任的身份在主持建委工作,他一直想由副轉正,卻總是不得要領。他給侯衛東打了電話以後,立刻又給張小佳打了電話,道:“聽說你從上海學成歸來,今天晚上建委幾個老同志準備給你接風洗塵,就在建委賓館,對了,請侯秘書一起參加。呵,他以前在益楊縣委辦時,我們就見過面,侯秘書前途無量啊。”

“小侯,你過來。”周昌全摘下眼鏡,擡起頭來,道,“你看過我這一段時間的講話?”

侯衛東見周昌全臉色並無不快,老老實實地道:“文章要上《沙州日報》,我覺得壓力很大,這幾天臨陣磨槍,把省報、市報的相關文章都收集起來研究了一番,還收集了您的不少講話材料。”

周昌全臉上略帶了一絲笑意,道:“這篇文章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有兩個缺點,一是思想與實踐結合得不太好,需要打磨;二是東南沿海各個地區的特點並沒有抓得太準確。”他從抽屜裏取出一個本子,道,“這是我的隨行筆記,記著我的心得,關於幾大區域的要點,就記在折疊的那一頁。”

“你去將折疊的那一頁復印了,這是我的私人筆記本,其他的內容不要看。”周昌全看了看表,道,“我到小會議室開會,如果步市長過來,你讓他等一等。”

周昌全要聽取組織部部長趙東匯報部分區縣領導調整的初步方案,這是市委今年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也是體現市委權力的重要環節。

小會議室,黃子堤、趙東、洪昂已經到了,正在有一句無一句地聊著。見周昌全進來,趙東臉色頓時嚴肅起來,翻出筆記本,擺出匯報的架勢。

“周書記,按照您的指示,部裏對區縣班子和部分市級部門領導班子進行了摸底,初步擬訂了一個調整方案。”趙東是今年3月從省委組織部派下來任職的,也就三十五六歲的年齡,頭發梳理得很整齊,精神抖擻,一副年富力強的模樣。

周昌全書記接過打印好的材料,一邊聽,一邊認真地看著,這裏面的名字都是冷冰冰的,但是在他腦裏卻是鮮活的形象。等到趙東匯報結束後,他沒有表態,對黃子堤道:“子堤書記,你有什麽意見?”

黃子堤道:“我與趙東同志推敲過好幾次,方案雖然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總體上還是可行的。”

周昌全道:“區縣班子調整不成熟,暫時不動,只將市級部分調整方案提交給常委會。”

黃子堤又道:“我估計對建委主任的人選會有爭議。”

周昌全沉默了大約有兩三分鐘,道:“還是按照這個方案,不變。”

在沙州市,人事工作素來是由周昌全緊緊把握,每一次有重大人事變化,都要由組織部部長、分管組織的副書記和他提前進行研究,然後上書記辦公會,最後才提交給常委會。

他的觀點很鮮明:“黨管幹部,就是體現在具體的用人上,管不住人,黨委權威就會受到動搖。”

侯衛東接過這個燙手的筆記本,趕緊到了文印室。周昌全特意交代是私人筆記,自然有保密的內容,他不敢馬虎,守在文印室裏,看著工作人員將那一頁復印了下來。復印結束,拿著墨綠色的筆記本,他禁不住湧起了好奇心,暗道:“這是市委書記的筆記本,裏面應該有不少關於沙州的隱秘。”

強忍著好奇心,侯衛東將筆記本放進了抽屜。他不願意耍小聰明,小聰明是智慧的大敵,弄巧成拙是對小聰明最好的注解。

一個小時以後,周昌全與洪昂一起回到辦公室,兩人說了會兒話,洪昂才離開。

等到洪昂秘書長離開,侯衛東從抽屜裏取出筆記本,恭敬地給周昌全送了過去。

周昌全臉上沒有什麽表情,接過筆記本,隨手放在桌頭。等到侯衛東回到隔壁的秘書室,他拿起筆記本翻了翻,見裏面的幾處粘連處依然如故,便不動聲色地將筆記本放回原處。

昨天晚上,周昌全將筆記本的六七處用膠水輕輕粘住,如果有人翻動了筆記本,這些粘連處便會斷開,這是他的小手段,已經隱秘地檢驗過數位秘書。小手段雖然有損市委書記高大偉岸的形象,卻很有效,這是他的隱私,永遠也不會讓第二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