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開發區征地糾紛引省報暗訪 大開發 (第7/7頁)

這四條協議簽訂以後,村民情緒才慢慢平息下來。

此時,公安局案偵工作也取得了突破進展。突破過程很偶然,在當天發生沖突的時候,易中成拿著相機去拍照,因為他在拍照,就成了村民主要攻擊對象,被石塊擊中的時候,手指無意識地按了快門,相機恰好清晰地拍到了行兇者。

易中成被打傷了,相機還掛在脖子上,一同送到了醫院,所以一直沒有來得及沖洗,當照片洗出來以後,大家驚奇地發現了照片中有一人正在扔石頭。

新管會諸人經過反復商量,還是決定采取一手硬一手軟的辦法,既要向村民進行妥協,又要依法辦事,否則以後局面很不好控制。經縣政府同意,派出所在深夜對扔石頭的中年人采取了措施。

這個中年人看到照片,倒是供認不諱,被治安拘留十五天,民事部分則不了了之。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基本上風平浪靜,但是恰有好事者,又將此事捅在報紙上。

事發當日,沙州市政協委員、沙州中學語文教師粟家豪恰好在粟家村父母家中。他父親在拉扯中鼻子被打破了,滿臉鮮血的樣子看上去很是恐怖。出於義憤,粟家豪暗中進行調查,將村民圍攻新管會事件、安置房停工的狀況、大客車接送新管會上班的情景,統統融入筆端。

粟家豪文筆很是不錯,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他以《失地農民將去往何方?》為標題,在沙州市政協的內部刊物上進行了登載,在政協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

為了擴大影響,一位政協委員將此文推薦給了《嶺西日報》。《嶺西日報》的主編覺得這篇稿子很有現實意義,符合整頓開發區的大政策,決定派人到新管會進行深入采訪。段英到主編辦公室去交稿,無意中見到了這個稿子,急忙在僻靜處給侯衛東打了電話。

侯衛東得知這個消息,趕緊派楊柳到縣政協,在政協辦一大堆報紙中,將這篇不起眼的文章翻了出來。

“完全是以偏概全!第一條,補償金過少,這和新管會有什麽關系?這是沙州市政府制定的補償標準,我們違反標準,到時財政不拿錢,新管會能往裏貼錢,敢往裏貼錢嗎?說白了,新管會只是執行市政府的決定。

“第二條,在新管會大院動手打人,更是扯淡。住院的六人全是賴人的,都是些輕微的抓傷,只有研究室主任易中成是貨真價實的重傷。

“第三條,我就在這裏說說,到外面不能說。益楊縣要發展,要工業強縣,沒有土地是萬萬不能的,土地是發展的基礎,人地矛盾是全國性的矛盾,也不是益楊一家獨有,不改革,不搞大開發,益楊矛盾肯定要少得多,但是永遠也不能得到發展。”

……

看著侯衛東氣呼呼的樣子,張勁反而覺得有些稀罕,暗道:“侯衛東一直挺沉穩,今天才有點年輕人的沖動勁。”他摸著微微禿頂的腦袋,道:“新管會是黃泥巴落到褲襠裏,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政協報影響小,如果出現在《嶺西日報》上,新管會就出大名了,會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造成被動。”

侯衛東想了想,還是決定通過段英這條線來做工作,道:“我在《嶺西日報》有朋友,先給她去個電話,掏掏底細,再作對策。”

“喂,我是侯衛東,這事你打聽到沒有,報社一般規矩是什麽?我好有個準備。”

段英的辦公室裏只有一人,其他兩位記者一早就出去了,她說話隨便許多,道:“一年來,你第一次主動給我打電話。”自從有了一次親密接觸,段英好幾次在夢中與侯衛東親熱,可是她與小佳是好朋友,總有著不小的心理障礙,強忍著沒有給他打電話。經過了從益楊到嶺西的曲折路,她的人生觀變得很實在,清楚知道與侯衛東的距離,選擇了放棄,保持了距離。

侯衛東對段英的感情要復雜一些,他和李晶在一起,基本上沒有心理負擔,精神上、肉體上都很享受,但是和段英在一起,他總有心理上的陰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和段英做愛像是最後一次一樣,弄得驚天動地,氣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