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跟著縣委書記給領導拜年 累死人的春節(第5/6頁)

黃子堤是聰明人,在電話裏哼哈了一會兒,道:“我們好說,隨時都可以歡聚一堂,你恐怕想找昌全書記吧。你來得太及時了,昌全書記春節以後就要去旅遊,要拜年恐怕得搶到節前,這個消息絕對保密。”

祝焱焦急起來,道:“明天能否見到昌全書記?”

“這個不好說,省裏的人明天走,但是不知上午還是下午。你就在賓館等著,隨時聽我電話。”

打完電話,祝焱道:“爭取明天見昌全書記。”又問,“身上帶了多少錢?”

“沒有問題,備得很足。”

祝焱沒有多說,道:“你回家吧,明天早點過來。”

回到新月樓,小佳不在家,這家就不成家,冷冷清清的。侯衛東看了一會兒電視,又把電腦打開,在惠多網上看了小佳的信件。

信件,是傳送信息很古老的方法,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書信就成為遠方人傳遞信息最重要的手段,諸如鯉魚傳書、鴻雁傳書等等優美故事,實質上都講述信息不靈的古代社會的相思之苦,或思家人,或思故土。

如今地球已經變成了村莊,信息傳遞可以有N種方式,書信這種方式也就落伍了。盡管是電子信件,可是坐在靜悄悄的家中,讀著充滿小佳相思話語的信件,開頭一句“親愛的”,就如溫暖的熱帶烏龜慢慢在心頭爬過。

看完信,洗洗就睡了。一覺醒來,不到7點,侯衛東早早就來到了沙州賓館。陪著祝焱吃完早飯,祝焱在賓館後面的花園轉了一會兒,道:“你到新華書店給我找一本書,《萬歷十五年》,一直想看看,今天偷得半日閑,正好可以閱讀。如果沒有這本書,就給我買一套金庸的《鹿鼎記》,新華書店應該有這書。這兩種都沒有,你看著辦。”

老柳帶著侯衛東到了沙州最大的書店,侯衛東也沒有東翻西找,直接問了服務員,幸運的是兩種書都有。

厚厚六本書,捧在手中,散發著印刷品特有的香味。

祝焱拿著幾本新書翻看幾遍,道:“《萬歷十五年》留著慢慢看,現在還是看輕松一點的書。”沒有翻幾頁,黃子堤打來電話,道:“昌全書記答應中午一起吃頓飯,到時我給你打電話。”

上午時間一晃而過,眼看著要到中午12點,侯衛東來到祝焱房間,祝焱坐在窗邊仍在津津有味地讀書,侯衛東請示道:“祝書記,我去安排午飯?”

“不忙,再等一等黃常委電話。”

過了12點,祝焱仍然專心看書,終於,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祝焱平時有兩部手機,一部是在益楊縣機密電話本中公開的手機號碼,今天為了免受打擾,這部電話就由侯衛東拿著。另一部手機號碼很隱秘,只有十來個人知道,此時響起來的正是少數人知道的特殊電話。

五分鐘以後,祝焱坐上了老柳的車,朝河濱路開去,進入了一幢紅瓦高墻的房屋。在進門前,侯衛東知趣地把手包遞給了祝焱,道:“我們在外面等著。”

祝焱看了看表,道:“周書記下午4點有接待任務,我在這裏有一個半小時的吃飯時間,你們兩人先去吃飯,隨時待命。”

河濱路是沙州新興的美食街,距城遠,需要有車才方便。河濱路餐廳針對的客戶就是有車一族,档次自然不低,老柳開著車轉了一圈,看到正宗水煮魚的招牌,便問道:“侯主任,水煮魚現在火得很,嘗嘗味道?”水煮魚不知何時進入沙州,進入後立刻紅得一塌糊塗,大堂足有二十來張桌子,全部都是滿滿的。兩人點了四斤水煮魚,侯衛東又要了一瓶啤酒,為老柳要了一瓶果汁,慢慢享受著口腹之美。

正吃得高興,老柳將目光擡了起來,有些驚異。侯衛東回頭一看,只見段英端著一杯啤酒,正站在自己身後。

侯衛東與段英有過肌膚之親以後,兩人很有默契地不再聯系對方,半年來,沒有單獨見過面。

段英已經喝了些酒,臉微紅,道:“剛才下車就看見你了,這車是祝書記的吧?”她在《益楊日報》的時候,多次跟隨著祝焱進行采訪,認識祝焱的車。

寒暄幾句,段英對侯衛東道:“今天同事在給我餞行。”

侯衛東驚訝地道:“餞行?你要到哪裏去?”

“我調到《嶺西日報》去了,是借調。”段英一邊說,一邊偷眼打量著侯衛東,半年多時間不見,侯衛東愈發有男子漢的沉穩味道。在仰頭喝酒時,她頭腦裏猛地躥出了兩人在一起纏綿的片段,這個片段通常是在夜間出沒,今天見了男主人,不合時宜地出現了。

段英咳嗽了幾口,臉愈紅,敬完酒,似笑非笑地與侯衛東對視一眼,回到了同事中間。

侯衛東又要了一瓶啤酒,心中很有感慨:“人的命運真是說不清,想當年段英差點就下崗,現在卻調到《嶺西日報》。《嶺西日報》是堂堂的省報,在上青林時,自己就靠讀省報度過了不少難熬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