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賬上趴著十二萬 全額墊資 (第2/5頁)

一切順利的小佳此時也有了煩惱,步海雲副市長的公子步高向她發起了強烈的攻勢,而且愈來愈猛,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

步高畢業於復旦大學,剛滿三十歲。他在嶺西省一家甲級資質的建築公司工作了數年,然後自立門戶,當上了一家小建築公司的老總。他的觸角伸進了沙州建築市場,擴張得極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當時才到建委辦公室工作的張小佳,頓時眼前一亮,便展開了不懈的追求。小佳很果斷地拒絕了步高的追求,明確表示自己有男朋友,但是步高不依不饒,依然狂追不舍。

第四是青林鎮鎮委書記趙永勝的兒子趙小軍,通過高志遠的關系還是分到了建委。他初來之時,被張小佳找機會修理了兩次,這使得趙小軍郁悶之後又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了張小佳的男朋友在青林鎮政府,心裏也就明白了幾分,將其父親一頓埋怨。

趙小軍是趙家唯一的大學生,是趙永勝夫人的心頭肉。她聽說兒子因為侯衛東在沙州建委受了委屈,也將趙永勝一陣數落。

這半年來,趙永勝仍然和秦飛躍鬥得不亦樂乎,兩人各顯神通,互不服輸。侯衛東只是青林鎮的小人物,那天會議以後,侯衛東再也沒有出現在趙永勝眼前,他已對這位年輕大學生很淡漠了。被老婆兒子埋怨以後,他又將侯衛東納入到自己的視線範圍,並在一個合適的時候,宣布恢復侯衛東工作組副組長的職務。

此時,沙益路建設剛剛進入高潮。由於上青林的石頭質量最好,開采成本最低,碎石每一方比益楊羅盤石場要便宜一塊錢,且質量優於羅盤碎石。因此,沙益路的碎石主要來自青林山。施工正常以後,每天對片石和碎石的需求量極大,芬剛石場、狗背彎石場、曾家石場、秦家石場、田大刀所開的小石場,以及習昭勇和另外幾家開的石場,均開足了馬力進行生產,才勉強保證了石料供應。

五大石場之中最大的石場便是侯衛東獨立辦的狗背彎石場。狗背彎石場采用了梯田式的開采模式,這是侯衛東參觀了沙州市一個大石場得出的經驗。而其他小石場,均是采取直上直下式,作業面又高又陡,看下去很是嚇人。

侯衛東的心思全部放在石場上,工作組副組長的職位對他絲毫沒有吸引力。不過趙永勝是青林鎮黨委書記,是青林鎮最大的地頭蛇。地頭蛇發出了和解信號,為了石場生意順利,他選擇了虛與委蛇,找了個機會給趙永勝表態道:“趙書記,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我從哪裏摔倒就從哪裏爬起來,一定在上青林好好工作,多為老百姓辦實事。”

最令侯衛東焦心的是石場的事情,每天前來上青林拉石頭的車穿梭不停。按理說上青林石場的大小老板們都應該高興,但是沙益路采取了由石場老板全額墊資的方式,經過了一輪建設高潮,侯衛東手裏掌握的十六萬全部投了進去。手裏沒有錢了,而工程款還沒有任何眉目。

1994年10月19日,幾個石場老板就聚在了上青林老院子裏,商量著如何解決此事。侯衛東是開石場的元老,狗背彎石場又是最大的石場,他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老板們的核心。

“瘋子,有什麽辦法?交通局再不付錢,石場就要停產了。”田大刀東拼西湊,弄了三萬多元,辦了一個小石場,搭上了沙益路建設的順風船,滿以為很快就發財了,誰知幾個月下來,借的錢全部用光,還欠了電費、水費、青畝費、土地占用費和工資錢等各種費用約四萬多。在石場上班的村民揚言,再不發工資就不幹了。

曾憲剛在數月前還有十幾萬家產,他自家後山的新石場規模比芬剛石場略小,排在了上青林所有石場的第三位。他原本只想投入一部分錢,可是機會來了以後,為了多賺錢,曾家石場開足了所有馬力,運出的石料比芬剛石場還要多。因此他投資也就相對較大,如今除了賬面上的利潤,家裏已是一貧如洗。他已有一個月沒有品嘗到豬肉味道,幸好家裏池塘還養著幾百斤魚,否則硬是一月不知肉味。他有了前一次要款的經歷,心裏就踏實了許多,只是坐在一邊抽煙,看著其他幾個人叫苦不叠。

秦大江借了侯衛東一萬,又貸款兩萬,這三萬元很快就如泥牛入海,不見了蹤影。他又借遍了親朋好友,才弄了兩萬元,隨著工程進展,很快也不見了蹤影。他拍著桌子道:“交通局硬是霸道,哪裏這樣辦事的,我們聯合起來,停了他們的石料,讓他們來求我。”

田大刀道:“把老子惹毛了,拿點炸藥把交通局辦公室炸了。”

習昭勇聽了田大刀的話,氣不打一處來,道:“田大刀胡說八道,把交通局炸了,我們找誰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