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發配青林山當“田坎幹部” 捉強盜(第4/8頁)

下午,侯衛東無所事事地到了小院子底樓,辦公室開著,裏面空無一人。報架上居然有《嶺西日報》和《沙州日報》,頓時大喜。他讀了十多年書,已經習慣了有書有字的生活,到了上青林鄉,沒有見過一份報紙和一本書,這讓他很不習慣。

最新的《嶺西日報》是7月1日的,正是離校時期的報紙。從一版看到四版,報紙每一個版面都異常珍貴。侯衛東特意放慢了閱讀速度,包括《嶺西日報》的社論這種以前從來不看的版塊,這一次都仔細閱讀。

高長江從樓上下來,進屋看到侯衛東在看報,叉腰站在吊扇下面,道:“這一段時間你就跟著工作組的同志,到各村去熟悉情況。

“這是辦公室的鑰匙,平時沒有事的時候,可以到辦公室看看報紙。社員來到工作組來,你負責接待。還有,上青林場鎮逢三、五、七趕場,政府各科室都要派人上來辦事情,你到時把會議室打開,打開水,做衛生。”

這些都是機關工勤人員的雜事,工作組原來是由楊新春來負責。而楊新春時常要去進貨,總是耽誤事情,而且她即將成為郵政所的代辦員,打掃衛生的時間更少了。

高長江見侯衛東同意了安排,站在門外,對著後院喊了一聲:“楊新春,過來!”

楊新春聽到高長江安排以後,進了屋,她滿臉是笑地將兩把鑰匙放在桌子上,道:“這一把是辦公室的,這是會議室的。”由於打掃衛生這些事情本是她應該做的,如今交給了侯衛東,她有些過意不去,道:“青林郵政所要在山上設一個代辦點,由我來負責。交信取信都全部交給我,明天他們還要來安裝程控電話。”

侯衛東眼睛一亮,心道:“以後給小佳寄信、打電話就方便了。”楊新春這個代辦員的身影,頓時高大了幾分,笑道:“楊大姐,以後我還要多麻煩你。”

“都在一個院子,啥子麻煩。”楊新春交了一件麻煩事,樂呵呵走了。

高長江交代道:“政府早上8點30分上班,中午12點30分下班,下午2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工作組的作息時間比較靈活,主要朝村裏面跑,不必坐在辦公室。”

雖然是些雜事,可是總算有了事情,聊勝於無。侯衛東沒有推托,接過了楊新春的雜事。

高長江見小夥子機靈懂事,暗自納悶:“侯衛東這個小夥子看起來不錯,又是益楊縣公開招考的黨政幹部,為什麽會把他放在上青林?”

在辦公室坐了兩個多小時,除了偶爾跑過的老鼠和樹上亂發噪聲的知了,鬼都沒有一個。

侯衛東納悶地想:“益楊縣公開選拔的黨政幹部,所謂的後備幹部,難道就在這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鬼地方打掃清潔?早知如此,當初何不報考吳海縣公安局!”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很快就將心中湧出來的不健康情緒打斷,背了一段勵志名言。

自我調整了一番,心裏這才舒服了許多,想到明天還要參加秦鋼組織的行動,又來到了青林小學商店,準備買一雙軍用膠鞋。

這一次,陳大姐終於在商店出現,很是熱情地取過電炒鍋,道:“下青林供銷社裏的電炒鍋賣完了,我這是從益楊縣城進的貨,回來晚了。”

侯衛東沒有想到陳大姐為了電炒鍋,居然跑到了益楊縣城,道:“陳大姐,讓你跑了一趟益楊縣,真是太感謝了,車費算我的,行不行?”

陳大姐笑道:“我早就想到益楊去進貨了,買電炒鍋只是順路。”

提著電炒鍋、軍用膠鞋和一根夥食團才用的大擀面杖,侯衛東回到了簡陋的家。電炒鍋是今後吃飯的家夥,軍用膠鞋和擀面杖是明天用來參加圍捕行動的兵器。

整整一個晚上,侯衛東都在想著第二天早上的行動。他現在用的是小佳送給他的電子表,走得很準,又有鬧鐘功能,為了不誤事,就把時間定在了早上4點30分。

被鬧鐘吵醒以後,吃了幾塊餅幹,侯衛東帶著裝備,匆匆來到底樓,將交給自己管理的會議室打開。過了一會兒,秦鋼、習昭勇等民警走了進來,這幾個民警都沒有理睬侯衛東,坐在一起低聲說著什麽。秦鋼取出一把五四手槍,檢查起來。他身邊站了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人,想必就由他來辨認棒兒客。

當所有人聚齊以後,已是5點20分。8月天空亮得早,天空與山頂之間隱隱有一條發亮的線。

習昭勇和田大刀手裏提著一根膠質警棍,李勇也是拿了一根短棒,上面包著些破布條。侯衛東穿著膠鞋,提著擀面杖,滿臉嚴肅地跟在習昭勇後面。到了一個轉彎的坡地,他們藏在了旁邊的樹林裏,只留下田大刀躲在草叢中監視外面的情況,其他人坐在一個土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