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頁)

陸敏走後,舒彥回到了三樓的那間辦公室。

這一段時間,她感覺就像坐過山車,一會兒飛天,一會兒又跌下地。隨著各種不同的消息,她的情緒急劇地變化著,忽喜忽悲,忽明忽暗。同時,她又覺得,這個官場,就像是在下一盤圍棋,你出招我應手,出招的時候,抱著強烈的一招致勝心理。可實際,一招致勝肯定不存在,因為對手永遠不會被動挨打,他還會應手。應手也並不是被動防禦,而是防中有攻,攻中有守。她想到了圍棋中的一個術語:打劫。不錯,自己和黎兆平目前所經歷的一切,正是打劫,打的是一場官劫。

這是一局極其有趣的棋,下棋的是兩個人,趙德良和陳運達,至於其他人,諸如龍曉鵬、舒彥、周萸等人,全都是握在他們手裏的棋子。這局棋下了很長時間,現在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劫,這個劫,就是黎兆平。

陳運達第一次攻劫。將黎兆平雙規了。這個劫打得有些無理。卻畢竟是一個劫。

那麽,趙德良就得應,不應,這個劫就被提了,一大片棋,就會被吃掉,甚至可能是生死劫。趙德良的應手,便是支持舒彥出來替黎兆平奔波。當舒彥拿到高檢的文件時,這次官劫,完成了第一個回合。趙德良應得不錯,起來,將難題拋給了陳運叠,自己這邊的形勢,豁然間變得開朗起來。但這種開朗,僅僅只是一線天光。舒彥很清楚,那些人絕對不會輕易就範,他們手中還有劫材,這個劫,還會一直打下去。

果然,他們采取了拖字訣,反正優勢在他們手裏,他們還有更多的手段更廣闊的空間,他們不需要著急。相反,趙德良這邊,不能不急。畢竟這顆子被提了,一旦讓對手有機會將子連,自己就再沒有機會了。所以,趙德良不得不施救。他施救的辦法,是讓黎兆平當選黨代表,這是第二輪打劫了。

這個劫比較兇狠,一旦目的達到,陳運達那邊,前功盡棄。所以,陳運達緊急應對,使出一招,對黎兆平實行雙開。可是,他的目的性太明顯,手法太兇悍。趙德良這邊很快發現了他的意圖,立即應手,再下一子,派出丁應平,輕易將這一招化解了。第二輪打劫,就此結束,形勢仍然不明朗,劫口仍然留著。

就在這緊要關頭,趙德良這邊出現了一著奧棋:黎兆林將周萸抓到了手裏。最初的判斷,只要周萸開口,承認她並不清楚那五萬的事,便可以證明,黎兆平是被栽贓陷害。單從這個方向設想,這是一著妙棋,一子落下,滿盤皆活。然而,這著棋是個意外,是黎兆林代表趙德良下的,而不是趙德良本人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著錯得太遠了,差不多錯到了滿盤皆輸的程度,陳運叠只一個應手,將周萸救了出來,並且使黎兆林成了在逃犯而黎兆平成了刑事犯罪嫌疑人。

第三個回合,由於這一著臭棋,整個棋局,陷入了絕殺境地。而此前所下的當選黨代表候選人那著棋,因此成了廢著。

趙德良畢竟是高手,處變不驚。關鍵時刻,他使出一個應手,進行一次全省執法程序大檢查。聽到這個消息,舒彥在心中大叫了好幾聲妙。她頓時覺得天高雲淡,艷陽高照。然而,接下來,又是兩條不利的消息,先是聽,因為黎兆林綁架案的影響,黎兆平的黨代表候選人身份,沒有得到省委確認,接著叉聽,紀委書記夏春和因為痛風住院,執法大檢查的事,可能往後拖。舒彥當然知道,這兩件事,都不是單純的,一定有什麽力量在幕後活動,這-洽恰又是陳運達的應招。這個應招的結果,使得執法程序大檢查一事拖了下來。趙德良這邊,再一次陷入被動。下一步怎麽走,舒彥心中沒底了。趙德良到底還有沒有後著,她不知道。她惟一清楚的是,形勢越來越嚴峻,也越來越難以清。

可趙德良胸有雄兵百萬,如此嚴峻局面下,竟然能夠從容應對,他將鄭觀華安排到雍州市,又將溫瑞隆安排到省政府。僅此一招,雍州市黨代會平穩閉幕,陳運達的聯盟出現大的分化。

恰在此時,陳運達那邊,也出現了臭棋。這步臭棋,到底是陳運達所為,還是像黎兆林出錯一樣,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張?舒彥無法判斷。理性地分析,這件事,太容易被抓住把柄,也太著痕跡,不像是高手出招。

形勢仍然極不明朗,官劫還必須繼續往下打。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對手目前這一招成為真正的臭棋?舒彥在緊急思考。

顯然,她不能坐在這裏,應該做點事。此時,她想到了汪鼎臣,認為自己應該給他打個電話,他那裏有沒有更明確的消息。他是市紀委的組長,至少更接近對手,他應該可以獲得更多有利於自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