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頁)

衣服是穿了,不管穿得是否得體,只要能夠遮住皮肉,不至於**就行了。他們覺得,接下來的一切,都會順利。可是,他們沒料到,周萸仍然不肯配合。如果許喬生的指令明確,現在就放周萸離開,情況或許不一樣。在周萸來,離開此地,很可能是另一次厄運的開始,處境可能比現在更差。雖然她也清楚,落在這些人手裏,沒有自己好的,可她不甘心就範,有任何一點機會,她都在反抗。

那些人勸了半天,沒有絲毫效果,只好自己動手,將她拉起來。人是站著了,可她的腿不肯邁開,那些人無計可施,只好將她往外拖。盡管面對的是三個大漢,她的反抗異常強烈,那幾個人可沒少費勁。好不容易到了門口,周萸一把抓住門框,怎麽都不肯出去。三個人又是一番努力,掰手的掰手,擡腳的擡腳,總算是將她弄到了門外。

到了門外,幾個人一松手,周萸便躺到了地,無論如何,不肯走。不僅如此,她還大叫救命。女人的聲音,分貝本來就高,她又是拼著命在喊,加是在山谷間,有回聲,一時間,整個山中,都是周萸的叫聲。那幾個人對此沒有防備,也沒有接到命令要防止她喊叫,一時手忙腳亂,有人去按她的身體,也有人去捂她的嘴。捂嘴伸出去的是手,周萸豁出去了,順勢就在那人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那人驚叫一聲,將手從她的口中抽離。周萸感到捂嘴的手一松,又開始高聲喊救命。那個被她咬了一口的人惱羞成怒,撲過去,狠狠地抽了她許多個耳光,見她又是罵又是叫,隨手扯下自己的襪子,塞在她的口裏,總算制止了她呼救。

然而,這一切,已經晚了。

在此之前,楊全勇率領的行動組已經到達此地。他們首先到達當地派出所,在派出所長的帶領下,對當地地形進行了考察,詳細了解z基站周邊兩公裏之內的交通情況。z基站建在公路邊的一座山,這條公路,既是橫貫紮南的主要公路,也是z基站區域內惟一的主幹道。

考察結束,大家再一次回到派出所研究案情。派出所的鄭所長站在本地地圖前,向大家介紹情況。他伸出手指,在地圖畫了一道線,介紹,這就是我們剛才過的公路,從三亞或者從鳳凰機場到這裏,這是惟一的通道。這裏,是z基站。接著,他的手指分別點了兩個位置,,從這裏到這裏,就是z基站的覆蓋範圍。我剛才聽了你們的案情介紹,一直在考慮,犯罪分子應該就在這裏到這裏,在這個區域之內。

楊全勇接著,我仔細想了一下,我們要找的地方,應該就在這條路的沿線某一處。這個地方,應該有幾個特點。第一,地形相對復雜,周邊應該有很多山。第二,應該有一處廢棄的工棚。第三,附近可能有廢棄的礦坑。第四,沒有公路相通。

鄭所長有些不解。問道,楊隊為什麽肯定沒有公路相通呢?

楊全勇,這主要是綁架案的特點所致。通常情況下,很少有人去那裏。大隱隱於市,將某個人藏在城市裏,是最難找到的。可隱於市有先天的弱點,比如被害人求救等。犯罪分子放棄城市選擇鄉村,估計與這個地方的環境有極大關系。所謂環境,人跡罕至,是條件之一。既然人跡罕至,那一定與交通有關。第二,我們所得到的通話記錄顯示,周萸最後兩次通話,都在z基站,時間相隔半個時。如果是車行,半個時早已經超出z基站了,這明,犯罪分子是在步行。步行半個時,即使是在偏僻的農村,如果是大路,也很可能碰到人。整個案件中,犯罪分子的手法極其老道,這段需要行走的距離,一定在其計劃之內。因此,路不容易碰到行人,自然是條件之一。

鄭所長,楊隊的分析確實很有道理。我考慮了一下楊隊所的幾大特征。如果這個地方沒有公路只有路的話,那麽,第二條的廢棄工棚,就不一定符合。之所以建工棚,肯定是為了挖礦。既然要挖礦,就一定得考慮運輸問題,也就是要通路,至少也是土石路。就算這個礦坑廢棄了,工棚也廢棄了,但公路的路基,應該還是有的。

朱隊,鄭所的分析有道理,但我覺得,楊隊提到的幾點,也是值得我們充分考慮的。鄭所是根據當地的客觀情況推論的,楊隊是根據綁架案的必備條件考慮的。也就是,綁架者必須考慮藏參,而藏參地點不可能在野外,需要一定的場所。這類場所,必須遠離人群。就算不是廢棄的工棚,那也應該是其他容易藏匿之所,比如守林人的屋、礦坑、山洞之類。還有,就算是工棚有大路相通,但也存在一種可能,山區的大路可能較遠,路要近得多。

這樣討論有點空泛,一時間很難找到一個地方符合老楊所的全部條件。朱隊因此提出一個新的想法,不必去找符合所有條件的區域,首先搞清楚,2基站二公裏區域內,到底有多少條岔道。也別管是不是公路,大道道全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