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杜崇光想,正式投票的時候,丁應平定會前來坐台。丁應平一旦坐在主席台,局面就可能被控制。為了化解這一可能的危機,杜崇光想到了一種辦法,將整個廣電系統的推薦人分成幾個組,分組投票再集中驗票。如此一來,丁應平即使為黎兆平坐台,也只可能坐一個會場,不可能去全部會場。

果然如其所料,投票開始前,丁應平到場了。進門一,只是幾個人,臉色當即一變,問杜崇光。杜崇光,廣電系統的工作性質特殊,有些人去外地拍片,有些人晚要錄制節目,無法集中,所以,只好采取分組投票的辦法。分組與否,沒有嚴格規定,丁應平明知杜崇光玩了花招,卻又不好發作。杜崇光暗自得意,覺得丁應平失算了,自己輕易贏得了這場勝利。

令他沒有料到的是,下午記票結果出來了,黎兆平不僅超過了半數,而且達到了百分之七二。這個結果如果報去,黎兆平的黨代表候選人身份,肯定被確認。連廣電部門都阻止不了此事,將來整個文宣口搞差額選舉的時候,被選下來的可能性,就非常之。此事異常被動,杜崇光必須和這些人商量一個具體的應對辦法。

次,他們在林志國家見面的時候,蔣為綱和趙正全有事未能出席,事後也清楚他們討論的結果。那時,他們雖然聽到風聲,彭清源和趙德良有可能選黎兆平當黨代表,他們都認為這件事難以實現。既然最大的一個堡壘被攻下了,他們就不得不重新考慮了。

盧新華,無論如何,堅決不能放他出來。

杜崇光顯然想得更多一些,他,不放?能有什麽理由?

此後好一段時間,全都沉默了,每個人都在想著心事。黎兆平的黨代表身份一旦確認,不讓他出來的前提只有三個,一是查到了確鑿證據,只要將證據往省委一擺,省委也無計可施。二是陳運達跳到第一線,寫一紙批示,龍曉鵬便可以將這一紙批示當成尚方寶劍。三是黎兆平死了。

離省黨代會的時間越來越近,代表身份,最近就會確定。對於他們來,時間已經不多,在這極短的時間內,是否能夠拿到黎兆平犯罪的證據,他們心裏都沒有底。盡管即使黨代會召開,只要拿到確鑿證據,其代表資格,也會被中止。可畢竟,只要黎兆平的資格一旦被確定,紀委就得放人,而黎兆平一旦被放出來,以他的活動能量,不準短時間內,就可以掀翻一批人。真的出現這種情形,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陳運達作為省委第一副書記,親自批示,對黎兆平一案繼續審查。但這樣做,對於陳運達來,政治風險極大,如果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政治就會非常被動。尤其是黨代會召開之時,仍然拿不到黎兆平犯罪的證據,陳運達就必須為此承擔責任。至於最後一種情況,可能性自然存在。但是,黎兆平沒病沒災,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太,能不能想點別的辦法?所謂別的辦法,那就是殺人滅口,真的鬧得死了人,就玩大了,誰敢承擔這個責任?所以,這樣的話,大家也只是在心裏想一想,絕對不會拿出來。

整個事件中,第一個被擺前台的是龍曉鵬,第二個是杜崇光,這兩個人,均已經沒有退路。所謂不成功便成仁,就是他們目前的處境,一旦事敗,杜崇光別再升一級,就是目前的位置,是否能坐得住,都難,所以,他最急。加他的牌技本來就最差,手的錢,輸得也最快,三萬塊在不長的時間裏,便已經輸掉了一大半。

杜崇光心裏有事,哪有心情打牌?他約這些人來,原是想他們能夠提出很好的主意,見大家全都束手無策,他更是急了,問鄧初華,初華市長,你一直在司法部門,我們這裏,你是真正的法律專家。你,有什麽辦法?

鄧初華,你們都喜歡打牌,我沒這個興趣。我覺得,這件事就像打牌,如果手中所有的王牌全都出完了,怎麽辦?

趙正全,那還能怎麽辦?等死。

蔣為綱接過話頭,那也不一定,也可以靜觀其變。不定對手會出錯牌,比如判斷錯誤或者犯低級錯誤。當然,這樣的幾率非常,但並不是沒有。

盧新華,等對手出錯,這樣太被動了。我們得掌握主動才對。

杜崇光再次和盧新華一致了,他,對,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主動出擊。選準一個突破口,全力以赴,把黎兆平這個釘子戶攻下來。

鄧初華,最近,我惡補了一下經濟和金融方面的知識。比如炒股吧,你已經明確到股市進入了熊市,較普遍的做法是止損。如果你做莊,不想止損,就必須有兩大先決條件,其一,你手中還有足夠的後備資金,其二,你有豐富的足以刺激市場的題材。兩者缺一不可,有了這兩大先決條件,你確實可以逆市而行,就算在市道不是太好的時候,你不能拉得太高,至少可以將股價保持在一個相對高度,等大市轉強的時候,你就大獲全勝。我們目前的形勢,到底是牛市還是熊市?難以確定,兩種可能都有。正處在一個分水嶺,資金我們並不缺,我個人覺得,缺少的,就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