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3頁)

陶凡笑了起來,望著吳明賢:“老吳啊,我閱了不算數?”

吳明賢臉頓時紅了,忙說:“不是這意思。”

陶凡又笑道:“不是這意思,你說是什麽意思?反正是你沒領會我的意思。改造招待所,個別老同志有看法,這很正常。我們要求所有人包括所有老同志都理解和支持地委的工作,這是不現實的。我們不是不重視老同志的意見,但少數服從多數,這也是黨的原則啊。這事就不要再提了,免得沒事也弄得沸沸揚揚。”

吳明賢說:“我是見這封信裏有些措辭太激烈了,有必要在老同志中間澄清一下……”

陶凡搖頭道:“老吳啊,你真是個書呆子。你以為有些意見真的就可以統一的嗎?你以為有些看法和謠言真的就可以澄清的嗎?你以為什麽情況下都可以萬眾一心的嗎?我知道你也許是一片好心,見這封信有些過激言論,就想做些化解工作。我說不必要,老吳。地委連這點兒雅量都沒有,怎麽做工作?”

吳明賢像是恍然大悟,點頭不止:“對對對,陶書記你看,我一時糊塗了。”

陶凡心想,你哪是一時糊塗?從沒見你精明過。吳明賢當秘書長,是陶凡提議的。外人以為陶凡很賞識吳明賢,其實不然。他內心對吳明賢的評價是六個字:有文才,少幹才。好在配了幾位能幹的副秘書長,也就誤不了事。陶凡故意這麽維持參謀班子的力量格局。張兆林任秘書長時,太強硬了。總讓參謀班子強硬下去,不太合適。參謀班子的所謂張兆林時代,必然結束。陶凡對吳明賢總是正式場合擡舉,私下場合批評。吳明賢便看上去很是體面,實際上硬不起來。副秘書長們心裏不服吳明賢,但礙著陶凡面子,又不得不在場面上敷衍。吳明賢也並不因為私下裏挨了幾句罵,就對陶凡離心離德。畢竟是陶凡提拔了他。吳明賢教子教孫都會說,陶凡是他的大恩人。

陶凡推出吳明賢當秘書長,還有更深遠的考慮。頭上有個一官半職的,都會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陶凡上任後,只從縣委書記裏面提了個副專員,整個縣市和部門班子沒動一個人。人們見前任地委書記的人馬原封不動,就都說陶書記正派。其實陶凡用不著急於動人。他坐上地委書記位置,只需找下面頭頭腦腦談次話,前任的人馬不就是他陶凡的人馬了?況且他原本就是管幹部的副書記,同下面幹部處得本來就算不錯。他現在當了一把手,幹部們也沒有換了主子的感覺。當初考慮秘書長人選,本來可以從縣委書記中物色的。但怕一時擺不平,幹脆就暫時提拔了吳明賢。畢竟吳明賢的資格也算老,提了也過得去。縣委書記裏面有兩位資格老的,卻不是陶凡最中意的。陶凡暗自看重的,資歷還稍微欠了些。陶凡心裏有數,一兩年間,地區人大和政協有幾位頭頭相繼到了退休年齡,就讓那兩位資歷老的縣委書記替補上去。如此,陶凡自己中意的年輕人就可以提到實際崗位上來。目前讓吳明賢充任秘書長,是個權宜之計。

縣市和部門的頭頭們都在算著賬,這次輪到誰上去了,下次又輪到誰了。到底怎麽個輪法,大家心裏都有數。反正不會光按資歷或政績用人,其中學問玄妙得很,不可言傳。陶凡暗暗盤算著,成竹在胸。

有天,陳老突然跑到陶凡辦公室來了。陶凡正在聽吳明賢匯報幾件事兒,忙叫吳明賢過會兒再來。吳明賢便親自替陳老倒了茶,退出去了。陳老依然是長發,卻沒梳成辮子,隨意披著,像個老嬉皮士。

陶凡問:“陳老有什麽吩咐嗎?”

陳老沒什麽表情,說:“下面班子,老放著不動也不行。”

陳老也開始幹預地委工作了,陶凡完全沒有料到。他不好多說什麽,只道:“地委會統籌安排的,請陳老放心。陳老有什麽具體意見嗎?”

陳老望了眼陶凡,有些生氣的樣子,說:“你以為我想提議用哪個幹部嗎?我沒那私心!”

“哪裏,我不是這個意思,是想聽聽陳老意見。”陶凡笑道。

陳老半低著頭說:“你上來後,幹部隊伍穩定,大家都說你是個好人。這說明你正派,很好。但是不能做老好人。幹部隊伍穩定固然好,但穩定時間過長了,就不行了。毛主席說得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八大軍區司令員都要換換防哩。”

陶凡說:“陳老,您這個意見,地委會考慮的。我們正在運籌,有個過程。您老放心,我會盡力帶好西州這個班子。”

陳老說:“不行的,就要堅決下掉。”

“行,我們會的。”陶凡問道,“陳老,您血糖有些低,要注意營養,注意休息。”

陳老慢慢擡起頭,問:“你怎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