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田曉堂不由哈哈大笑。劉向來的觀念變化,讓他有些吃驚。但劉向來的一番議論也並非虛言,他又感覺有點懊喪。

這天上午,包雲河把田曉堂叫過去,親熱地笑著,說他正在考慮調整局內部幾個幹部,其中包括付全有,打算安排到一家二級單位任支部書記、副站長,征求田曉堂的意見。田曉堂感到很突兀,他知道包雲河單獨跟他通氣,其實是想尋求他的支持。包雲河這樣匆匆調整幹部,顯然已在準備走人了。包雲河想調整的那幾個幹部,都是他偏愛的人。特別是付全有,擬任職的那家單位是二級單位中職能最強的。付全有由一個正科級非領導職務轉任實權單位的正科實職,這種調整是比較少見的。田曉堂暗暗揣摩,包雲河急於突擊調整幹部,難道是他的“廉政秀”發揮了作用,提名副市長候選人又有了新的希望?

田曉堂不好反對包雲河。包雲河稱這次調整是工作需要,理由自然冠冕堂皇。包雲河剛把他從一場危機中解救出來,包雲河是他的恩人,甚至可以說是恩重如山,他又怎麽好意思唱反調?再說,他即使不支持也很難改變最後的結果,包雲河想辦的事,幾乎沒有辦不成的。包雲河有的是辦法。

包雲河的幹部調整動議,很快就在局黨組會上順利通過了。這之後,包雲河又很少待在局裏,三天兩頭往省城跑。就在這時,一個流言忽然從社會上冒了出來,說包雲河不過是個假廉政,他捐出40萬只是為了買個清廉之名,而收下的賄賂卻不知有多少個40萬,還說他捐的40萬一準是王季發送的。王季發接下那麽大的工程,豈有好處獨吞之理?老百姓如今是越來越聰明了,凡事都有了自己的判斷,才不會輕易相信媒體上的說辭呢。對媒體上宣揚的,他們常常愛從反面理解。要命的是,事實證明,從反面理解往往是對的。

田曉堂開始還以為,這個流言蔓延幾天就會煙消雲散。沒有想到,它居然會像這冬日的西北風一樣越刮越猛。田曉堂替包雲河感到擔心了。包雲河這段日子基本上待在省城,也不曉得對流言知不知情。包雲河不主動找他問起,他也不方便開口。

王季發聽到流言,感覺到了壓力。他約出田曉堂,發了一陣牢騷。他不明白包雲河捐出40萬禮金到底想幹什麽,埋怨包雲河真不夠意思,這陣子弄得滿城風雨,讓他也受了牽連。田曉堂不好多說什麽,只得泛泛地安慰了幾句。

流言仍然在傳播著,但對包雲河影響似乎不大。不久,包雲河參加了全省十大廉政標兵命名表彰大會,還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他作精彩發言的彩色照片,被刊登在報刊上,發布到網站裏。

誰也不會想到,一夜之間竟然風雲突變,惹禍的正是那張彩色照片。準確地說,惹禍的是照片中包雲河腕上戴著的勞力士手表。一則題為《廉政標兵竟帶天價手表》的帖子出現在一家知名論壇上,帖子中貼出了包雲河的發言照片,以及那款勞力士手表的放大照,並咄咄逼人地寫道:這塊勞力士名表價值4萬多,戴在這位廉政標兵手上,真有幾分搞笑。憑他的合法收入,他買得起這樣的天價手表嗎?他買不起卻戴得心安理得,這廉政標兵夠格嗎?

田曉堂聞訊去看帖子時,已是第二天上午10點。看到“天價手表”幾個字,他嚇了一跳。後來見是4萬多,才稍稍松了一口氣。4萬多還談不上天價,網絡上就喜歡誇大其詞,但一個年工資收入只有4萬多的領導幹部戴一款價值4萬多的手表,還是叫人不好接受的。田曉堂也沒想到,包雲河戴著的那款勞力士表竟然這麽昂貴。他繼續看帖,再一次受到驚嚇。他發現這個帖子受到了網民的高度關注,目前跟帖的人數竟已達到10多萬。他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忙給正在市紀委參加廉政建設研討會的包雲河發短信。包雲河回話卻只是說,我已知道了。田曉堂暗想,包雲河只怕小看這個事了。

下午兩點鐘,田曉堂再去上網查看時,那家論壇上的跟帖竟然已快速上升到30多萬,而且那個帖子已被大小網站紛紛轉貼,網上幾成鋪天蓋地之勢,責問之聲更是不絕於耳。田曉堂意識到情況只怕比自己估計的還要糟糕,立即又給包雲河發去短信,請他重視此事。幾分鐘後,包雲河回道:我已從會上請假,你趕快來我家。

田曉堂匆匆趕到包雲河家裏,一見面他就發現包雲河左腕上光光的,那款勞力士手表已不見蹤影。他向包雲河詳細介紹了網上的形勢。包雲河說:“那塊表真的值4萬?早知道有這麽貴,我才不會戴著呢。”

田曉堂頗覺意外,又不便多問,就只是說:“我已在網上查過了,那種型號的勞力士手表確實是這麽個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