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7/14頁)

聽兩個人說話的口氣,好像他們是最貼心的哥們,其實各自都在揣摩對方心裏到底裝著些什麽。兩人還聊了幾句閑話,高志強才轉換話題說:“雲天啊,要你留一下,是有一個想法想聽聽你的意見。”畢雲天說:“高書記您是我的直接領導,有什麽最高指示,您就說吧。”高志強說:“什麽直接領導,什麽最高指示,雲天你少跟我來這一套。”畢雲天說:“好好好,以後我聽高書記的。”

“這次人代會後,”高志強頓一頓,說,“常委班子會有所調整,你有什麽想法麽?”

畢雲天有些驚訝,調整常委班子,都是根據省委意圖來定的,最多在幾個書記之間通通氣,其他常委只有服從安排的份,這樣的事情,高志強竟然讓他這個常務副市長來說想法,他的用意何在呢?是不是不再讓自己做這個常務副市長了?如果這樣,真是求之不得。這個常務副市長看上去又有職又有權的,可如今政府日子不好過,扯皮的事多,誰想惹火上身?但畢雲天想了想,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目前似乎還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來做這個費力不討好的狗屁常務副市長。

正在畢雲天這麽思忖著的時候,高志強又開了口,他說:“我主持常委工作以來,常委一直沒有進人,也沒重新分過工,我既要管全面,又要兼管黨群,我是力不從心啊。”

聽高志強如此說,畢雲天心裏嘀咕道,他是不是要物色分管黨群的副書記?黨群副書記在常委裏排行第三,比常務副市長的位置顯著得多,是個非同一般的肥缺。完全可以這麽說,只要作了黨群副書記,也就與市長和書記的位置只一步之遙了,這可是每一個常委都夢寐以求的啊,高志強總不可能讓我來補這個缺吧?畢雲天於是笑道:“那我就自告奮勇,來做這個黨群副書記吧。”

畢雲天這純粹是開玩笑的。根據臨紫多年來的慣例,黨群副書記不是上面下派,都是從分管其他行當的副書記裏產生,常務副市長就是有機會做副書記,也只可能做分管意識形態或農業的普通副書記,還沒有直接跳到黨群副書記的先例,畢雲天做常務副市長都還不到一年,哪敢有這樣的野心?

誰知高志強竟然十分認真地說:“你真的有這個想法麽?”畢雲天就瞪大雙眼,望著高志強,不太相信這話就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見畢雲天這熊樣,高志強忍不住就笑了起來,說:“雲天啊,我可不是跟你開玩笑,是真的有這個想法才跟你商量的。我知道政府那邊暫時離不開你,你還得繼續做常務副市長,但同時可在市委這邊掛個副書記,一年半載後再過渡為黨群副書記。當然我還沒來得及跟省委朱書記和牛副書記他們通氣,開完人代會後我打算專門就這事上一趟省城。”

從常委會議室出來之後,畢雲天半天也沒想清楚,高志強這是什麽用意。其實畢雲天樂意在政府這邊做實際工作,因為做實際工作主要是琢磨事,而到市委那邊去做副書記,尤其是黨群副書記,更多的是要琢磨人。事是死的,人是活的,琢磨人往往比琢磨事更傷腦筋。然而要想進步起來快,又必須往市委那邊跑。市委書記比市長進步快,市委副書記比副市長進步快,這是中國官場行規。這沒有什麽奇怪的,在政府這邊琢磨事,事不可能把烏紗帽扣到你頭上,只有到市委那邊去,把人琢磨透了,人才會委你以烏紗帽。

這麽胡思亂想著,畢雲天已來到紫江賓館大門外。正要往裏邁,有人喊了一聲畢市長。畢雲天回頭,見是紫雲中學的李校長,就跟他握握手,說:“李校長你好!來找誰?”李校長掏出胸袋裏的代表證,說:“我誰也沒找,我是來開代表會的。”畢雲天說:“怪我不了解代表情況。我還以為你又要到市委來上訪呢。”

“您也別老眼光看新事物了。”李校長說:“自從您在我校把教育教學改革搞起來後,大家的積極性都提高了,忙工作還忙不過來哩,誰還有心思到這裏來上訪?”畢雲天說:“那就好,那就好。我現在雖然不管教育,但以後有空,一定去紫雲中學看看。”李校長說:“那好啊,只怕用轎子都擡您不去。”

客氣了幾句,李校長見周圍沒人,湊過嘴巴,附到畢雲天耳邊,悄聲說道:“選您做市長的呼聲很高。我也是舉雙手贊成的。為了臨紫市的事業,畢市長您可不能推讓喲。”畢雲天的臉色馬上就跌了下來,壓低嗓音,嚴厲地說:“李校長,你們可千萬不要幫這個倒忙,這樣你們會害了我的。”李校長說:“誰也不會害您,這只是民意而已。”

畢雲天的頭搖得撥郎鼓似的,連聲說:“不可不可,堅決不可。李校長你們得聽我一句話,一定顧全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