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突現轉機(第5/10頁)

卓小梅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卻還是很高興。費局長總會有個什麽交代的。卓小梅在於清萍背上拍拍,說:“清萍,你是我的好姐妹。”

幾天後,小許給卓小梅打了一個電話,說費局長親自跑了趟改制辦,將原來報送的機關幼兒園的名字撤了下來,換上了市委機關醫務中心。也就是說機關幼兒園已被排除在改制範圍之外,可以放下心來了,如果沒有什麽特殊情況的話。

卓小梅籲了一口氣,心想總算沒白跑那趟紅木村。忙感謝小許,說有空一定請他的客。小許說:“怎麽老讓卓園長請客呢,下次該我買單了。”卓小梅說:“要上級領導買單,這不顯得我卓小梅太不懂味了?”小許說:“我也要懂味嘛,卓園長說過要給我找女朋友的哩。”卓小梅笑道:“這麽說來,您買單我就不好阻攔了。”

要放電話時,卓小梅猛然想起小許剛才話裏“特殊情況”幾個字,又急忙對著話筒說道:“許科長,這事難道還會有什麽特殊情況的嗎?”小許沉吟片刻,說:“應該不會有特殊情況的。我也是進局裏後有了機關腔,說話習慣帶個尾巴,用領導的話說叫做留有余地嘛。”

卓小梅暗想,但願小許那是機關腔。

打完電話,卓小梅回頭,發現蘇雪儀和曾副園長站在身後,兩人臉上都寫滿笑意。原來卓小梅跟小許說的話,她倆都聽到了。蘇雪儀說:“卓園長還是你有辦法,終於讓機關幼兒園免去了這一劫。”曾副園長也說:“這下可好了,只要機關幼兒園不被賣掉,我們手上的飯碗就是鐵的,不然我們幾十位姐妹到哪裏謀生去?”

卓小梅的情緒自然也挺不錯的,卻沒有她倆高昂,剛才小許順口說出來的“特殊情況”四個字還梗在心裏。不過她沒說出自己的擔憂,只是說:“這次機關幼兒園當然是逃掉了一劫,可改制是個大趨勢,下次能不能逃掉就難說了。”蘇雪儀說:“下次是下次,市裏三四百家事業單位,改制不是一天兩天就改得完的,下次也不知是三年還是五年之後的事了,我們管不了那麽長遠。”曾副園長附和道:“三五年之後我們還負不負責園裏的工作,誰也說不定。只要機關幼兒園不是在我們手上賣掉的,我們就心安理得,管不了那麽多了。”蘇雪儀說:“可不是麽,誰想做這沒出息的末代園長?”

“園長是個什麽角色,還末代?”卓小梅笑起來,又提醒兩位說:“這次於清萍也是有功勞的,我們可不能忘了她。”蘇雪儀說:“是不是發年終獎時多給她幾百?”卓小梅說:“錢倒是小事。我有一個想法,先跟你倆通個氣,園務會最後來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工會楊主席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也該退二線休息了。我的意思是讓於清萍來接這個班吧,以後園裏有什麽事要她出面,也就名正言順了。”

兩人對讓於清萍做工會主席倒沒有什麽異議,只是擔心園裏保育員和後勤人員過剩,而能進班上課的老師本來就短缺,再把於清萍也抽出來,不是又少了一個老師?這一點卓小梅早就想到了,說:“這是過去的習慣做法,工會主席也搞什麽專職。其實工會主席除了不定期的工會活動,也就是職工加工資或評優評先時到人事部門跑跑手續,再沒有別的硬性工作,可以不脫產嘛。我的意思是讓於清萍做個兼職主席,同時留在班上繼續當老師。”蘇雪儀說:“給個虛名,她會同意嗎?”卓小梅說:“也不是虛名,課余搞工會工作或到上面跑什麽手續,可適當造點補助。”

兩方面都能兼顧,當然是再理想不過的了。可兩位又提出來,如果楊主席不肯退二線,那又怎麽辦呢?卓小梅說:“維都市黨政機關裏,這個年齡的男性公務員都已離崗休息,他憑什麽不肯退二線?何況幼兒園的工會主席又不像機關裏的領導,實權跟實惠掛鉤,失去位置就意味著失去種種好處。”曾副園長笑道:“與機關當然比不得,但園裏的工會主席多少還是有些事可做,有事可做就有辦法可想,比如工會搞活動需要開個餐,采購點小紀念品,跑人事局時得給有關科室打點什麽的,都可以從中搞點小動作,占點小便宜。”

曾副園長並沒冤枉楊主席,他確實是個這樣的角色,園裏職工對此也早有微辭,卓小梅身為一園之長更是再清楚不過。這其實也是卓小梅要讓楊主席退二線的重要原因之一。她說:“姓楊的工會主席也不是我們這一屆園領導任命的,起碼做了十來年了吧?有些事情我們也沒法追究。但要他退二線休息,市裏是有相關的政策依據的,他沒什麽話可說。今天先說到這裏吧,園務會形成決議後,由曾副園長跟他談,萬一談不通,我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