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代表

妙山別墅主樓淡雅別致的餐廳內,唐逸微笑款待客人,兩位客人一位是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郭士達,另一位則是一名二十四五歲的秀氣女孩兒,白色西裝,很知性的氣質。

女孩兒張花是《魯東日報》的記者,在不久前“魯東西照市村官致死人命案”中歷盡種種波折揭示真相,其所作所為轟動了全國。

八月底,西照市發生了震驚全國的村官傷人案,據說是因為拆遷,該村官領著親朋好友數十人將一釘子戶夫妻倆毆打致死。不過一天之後,涉及該新聞的網頁全部被刪除,坊間傳言,其村官在西照市甚至魯東省有靠山,小道消息越傳越奇,最後這位村官就成了某中央領導的親屬。

張花開始和所有記者一樣,抱著探究真相的想法到了距離西照市幾百公裏處的鄉村,但在鎮上、縣裏都吃了閉門羹,根本見不到鎮縣負責領導,縣裏出面接待的同志一律回答“無可奉告”。而在賓館裏,這些記者也不時接到恐嚇電話和不明身份的人的跟蹤。

很多記者退卻了,張花卻不認輸,她去了西照市,要求采訪市長,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除了被冷嘲熱諷之外更被人請出了市政府大樓。她又回了魯城,向魯東宣傳部和新聞出版局申訴,省宣傳部一名同志雖然接待了她,但也不過照本宣科講了講省裏市裏都很關注這個案件,一定會將這個案件查個水落石出雲雲,對於她的采訪要求進行了婉拒。

按理說,事情到這裏也就該告一段落,但張花卻不罷休,她去了北京,去了新聞出版總署,指著記者證上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為持記者證進行采訪的新聞工作者提供一切便利和必要保障,非正當理由下公務人員不得拒絕采訪”問接待她的同志,新聞出版總署派發的記者證到底有沒有法律法規上的保障。

最後是總署署長郭士達親自出面接見了她,也使得輿論引發了一場記者采訪權的討論。其實不管是最新的政府信息公布條例也好,一零年郭士達主導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也好,都是對現階段下新聞采訪保障的點滴推進,也是對未來新聞立法的逐步嘗試。

從一定程度上講,中央提倡新聞立法的領導也好,郭士達也好,這時候是需要某個契機的,張花只是恰逢其會。

有了郭士達和張花的面對面談話,自然也有了西照市閃電般的破案過程,半個多月,案件就一審終結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詳細介紹了案件詳細經過。

郭士達說起案子來就嘆口氣,說:“好像迷霧重重的案子,其實很簡單嘛,那個村官沒有任何背景,只是個宗族觀念很強的粗人。西照市為什麽捂蓋子,理由很可笑,拆遷嘛,出了問題就敏感,又說夫妻倆死得很慘,太血腥,動手的有好幾名黨員,傳出去社會影響太惡劣。思維簡單、邏輯混亂!”

唐逸沒說話。

郭士達又道:“不過話說回來,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標準是什麽?這是個問題啊!”本想再說,但看了眼張花,就沒有接著說,點起了一支煙。

唐逸道:“不管怎麽說,新聞采訪規範化要提一提了,是約束,也是保障。”

郭士達連連點頭。

唐逸就看向張花,笑著道:“就跟在家一樣,別拘束,你小時候和我分香瓜的時候可不客氣得很呢!”

坐在這裏,張花別提多麽緊張了,手心全是汗,頭腦更微微有些眩暈,甚至都失去了思考能力。但突然聽到唐部長的話,她吃了一驚,擡頭驚訝地看著唐逸,結結巴巴道:“您,您還記得?”

張花是黃海市台州人,唐逸在黃海任市長時下鄉考察,曾經在張花家裏住過一晚。當然,十一二年過去了,加之女大十八變,唐逸又怎麽會認得她?但張花出了名,自也有人調查她的底細,在她農村老家,有一張她和唐逸的合影,信息反饋到唐逸耳裏,唐逸才想起了十幾年前的往事,那個一腳泥的小丫頭。

如果不是有這層關系,唐逸又怎麽會邀請她來家裏吃飯。

見張花吃驚的模樣,唐逸微微點頭,想起十幾年前,也有些感慨,“轉眼你都大學畢業了,也有了出息,很好啊!”

張花見唐部長真的認出了自己,臉紅紅的,低頭用蚊鳴般的聲音說:“我,您說過的話一直激勵我。”

唐逸擺擺手,笑道:“這還是敢作敢為的張花嗎?個人努力進步,就不要給領導戴高帽了。”

張花臉更紅,想辯解,最後終於沒吱聲。

“吃點東西,以後啊,社會的進步,文明的進步,要看你們啊!”唐逸笑著親自用衛生筷幫張花夾了塊牛排,又道:“新聞工作者,就要有拼搏精神,前方萬丈懸崖,我自猶然前行!”

張花默默點頭,輕輕將牛排送進了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