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以國家的名義(第6/9頁)

葉子菁覺得機會實在難得,便也和面前這位省委書記交起了心,不過卻沒談自己的事:“趙書記,難過的事都過去了,苦也好,冤也罷,我都不想說了!有個同志我倒想提一下,就是市委書記唐朝陽同志。沒有市委和朝陽同志的正確領導和支持,‘八一三’大案很難辦下來,可省委最後處理時,還是把唐朝陽的書記撤了!其中內情我知道:主持幹部處理的是王長恭,朝陽同志在辦案過程中頂住了王長恭的壓力,王長恭就趁機整唐朝陽,而市長林永強一直聽王長恭的招呼,所以,只給了個記過處分!趙書記,我真不明白省委是怎麽把握的,唐朝陽同志冤不冤啊!”

趙培鈞思索著,緩緩點著頭:“是啊,是啊,子菁同志,你這話不是沒道理,我也知道唐朝陽是個好同志,在堅持原則、支持你和檢察機關依法辦案這一點上做得很不錯,到省民政廳這一個月幹得也很不錯嘛,籌資力度不小,提出了扶貧解困的新思路。剛才我說的變生活保障為職業保障就是新思路嘛!朝陽同志冤不冤呀?好像有些冤。但是,子菁同志,另一個事實你也不要忘了,朝陽同志畢竟是長山市委書記,是一個地區的一把手,必須對這場發生在自己轄區的嚴重災難事故負責任,這和王長恭的關系並不大!王長恭是不是想整朝陽同志?根據現在的情況看,當然想整,不整才怪哩!可這並不是當時省委處理唐朝陽的主要因素。至於林永強同志,也不能說就是王長恭保下來的,暫時不撤林永強的職,我和省委考慮了兩個因素:一、林永強同志到長山任職的時間比較短;二、把市長書記兩個一把手同時拿下來,換兩個不熟悉情況的新同志過來,對長山的穩定恐怕不是太有利吧?!”

葉子菁覺得趙培鈞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心裏雖然仍不太服,卻也不好爭辯了。

趙培鈞又緩緩說了下去:“子菁同志啊,你對朝陽同志的公道評價和正義感我能理解,可我也希望你對省委能有份理解。我在南坪做市長時,我們老省長和我說起過這麽一件事:戰爭年代,有個連隊奉命守一座山頭,一百多人打得只剩下連長和八個帶傷的士兵,連長違令退了下來,下來後就被軍部下令槍斃了。奉命執行槍斃任務的是老省長。老省長和我說,面對這位受了傷,渾身是血,軍裝被戰火燒得四處焦黑的連長,他真下不了手啊,可怎麽辦呢?這個人丟了陣地,只能執行戰場紀律!這位連長冤不冤啊?也冤嘛,可不這麽做就不能令行禁止!其他連長、營長們還會在以後的戰鬥中丟陣地,丟山頭,我們就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現在盡管不是戰爭年代了,但不等於說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可以不負責任!我最討厭的一個說法就是交學費,我們學費交的已經夠多了,不能再交下去了!國家和人民沒有這麽多的銀子讓他們這樣交學費了,任何事情都必須有人對它負責,就這話!”

葉子菁心裏一震,看著趙培鈞不禁肅然起來:“趙書記,您說得太好了!”

趙培鈞繼續說:“要說難,大家都難。我省委書記有我省委書記的難處,市委書記和市長們有市委書記和市長們的難處,你葉子菁和檢察機關也會有你們的難處,可這都不是為自己推卸責任的理由!我們這個黨是來自人民的黨,是為人民執政的黨,我們這個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每個黨員幹部都要明確承擔起自己對這個黨,對這個國家的責任,也就是對人民的責任!要經常問問自己,在今天這個崗位上,你盡職盡責了沒有?長山‘八一三’特大火災的事實證明:我們的黨員幹部沒有盡職盡責嘛,長山這部機器的每一顆螺絲釘都松動了!”

葉子菁馬上想到趙培鈞在“八一三”大火匯報材料上的重要批示,沖動地接了上來:“所以,您才批示說:我們法院對長山這批瀆職犯罪分子的法律追究和我們對長山市部分幹部的處理,既是必要的懲戒,也是為了擰緊這部機器的螺絲釘!”

趙培鈞點著頭:“對,這個話我在常委會上也說過,和許多同志都說過!”

葉子菁不無興奮地道:“趙書記,您這話說得太深刻了!王長恭案實際上是‘八一三’大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準備的公訴材料就闡述了您的這個重要批示精神!”

趙培鈞說:“那好啊,開庭時,我請新任市委書記劉小鵬和林永強同志,哦,包括長山所有處以上幹部都到旁聽席上去聽一聽,讓我們的幹部也受受教育!”

葉子菁怔住了:“趙書記,我們已經定了,旁聽人數控制在八百人之內……”

趙培鈞手一揮:“定了也可以改嘛,人民舞台嫌小,就換平安大劇院吧,那裏能坐三千人!哦,這不要你去說,回省城我讓辦公廳給長山市委打電話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