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第2/2頁)

任何房地產商可能接手都得犯難,怎麽把這當初鑄造在這裏的銹蝕大鐵疙瘩弄走呢?

但在藝術家手裏,這就是尊雕塑。

還不需要萬長生這雕塑專業的出手,整座藝考生宿舍就圍繞這座機器做了個天井,四層樓的鋼架混凝土樓板都在中心開天井,讓每一層的人都能看到這座鋼鐵巨獸的局部。

現在所有樓層建設已經完成,每層樓環繞一圈的宿舍間也都裝上房門,正在做那躍層空間的LOFT風格內部裝修。

而韓曉敏最畫龍點睛的一筆設計,恰恰在屋頂。

原本工廠廠房,常見的那種兩溜投光玻璃頂棚窗,本來是這巨大建築內部最重要的自然光線,被她改造增加了一系列鏡面。

更換了嶄新的高透亮玻璃的巨大頂棚窗,被精心設計過角度的鏡面在不同時段,能把頂部光線折射到廠房內的不同地方,然後光斑輾轉的地方,標注著時間!

充滿工業美學的日冕!

這就是創意!

哪怕現在還沒完工,站在天井,看著六月的陽光照射進來的光斑投射到建築內部,美術生們正在記錄找尋這些光斑位置,嘻嘻哈哈的塗繪上充滿設計感的時間數字。

整棟曾經被廢棄,視為累贅的地方,就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來。

藝術的價值,就應該在化腐朽為神奇。

而不是去精雕細琢美化那些腐朽。

另一組大美社成員則在從各個角度采集鋼鐵巨獸的造型特征,考慮最終用什麽樣的手段來呈現這挑空中庭的氣勢。

有無數種可能。

而轉頭從旁邊的玻璃窗看出去,之前設計在大廠房之間的那些黃色七星瓢蟲般的黃頂玻璃建築,已經散落在還沒綠化完成的建築之間空地上。

那種嶄新單純的亮黃色,被旁邊建築的塗鴉,周圍環境的歲月感反襯著,顯得格外青春醒目!

比效果圖上的照片還要奪人眼球。

大美社的小夥伴們只要來看過的,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搶占空間。

這時候已經忘了在竹廬裏面的雲淡風清,寧願花點時間過來上班都要到這種充滿現代設計感的工作室做事,特別是還能在無數藝考生的圍觀目光下工作。

內心會天天都處在膨脹狀態的。

這群喜新厭舊的渣男渣女!

只不過剛剛修建完成,監理組已經發現了問題,設計想得很美好,但現實是江州這個火爐城市,六七八九月的三四十度高溫炙烤下,這些蔬菜大棚般的工作室裏面暖室效應估計能直接洗桑拿,為了保證外觀好看,隱蔽安裝的空調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住這種高溫。

這就是設計跟現實的差距。

學生設計師和實踐經驗的差距。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就發現了,設計組已經開始在想辦法糾正,最簡單的,當然就是在每個工作室建築上方增加一個相應的亮黃色遮陽蓬,保證屋頂不被直曬就能降低百分之幾十的熱效應,再從周邊植物、降溫措施等等來考慮補救。

這都難不倒熱情洋溢的大學生們。

現在大家調侃的是,起碼能保證寒冷的冬天比較溫暖,不用完全開啟南方城市的抗凍模式。

這就像那個笑話裏面說的,有位母親兩個女兒分別賣傘開染坊,悲觀得在下雨天擔憂染坊沒法曬布料,大太陽又擔心雨傘賣不掉,那就當然終日無法開懷。

現在樂觀的美術生們自然知道換個角度來思考。

萬長生在寺廟裏就更熟悉這種開悟的寓言了,在群裏看見大家這麽討論,還送上句廟裏和尚常用的高深祝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嘻嘻哈哈的美術生們決定把這打油詩掛到創意工作區的外面大牌子上。

所以在這種蒸蒸日上的局面下,萬長生再看外面的商業區,他也就不是很著急了。

估值多少億的文創園區,固然需要良好管理才能保證經營不虧損,但只要培訓校這個基本盤保證了,大局面就有了。

那麽商業區賺錢與否,就不是他在意的重點,重點在於能不能通過這類似觀音廟的局面事務,鍛煉改變人手。

就像培訓校、大美社就是靠著豐富的環境和條件,能夠給小夥伴們帶來各種學習實踐的渠道。

就像韓曉敏抓住了鍛煉和成長的機會,這才是最讓萬長生有成就感的存在。

可這商業區的項目,能給誰帶來蛻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