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5章 夜話(下)

“那票務……票怎麽賣?”陳太忠繼續探詢細節,火車票可都是在售票大廳擦擦擦打出來的,“是電腦票還是小硬卡片?”

“承包的……車站是要負責出票的,電腦票,”董飛燕幹這一行的,那真是張嘴就來,“都是私人買的豪華車,票價貴著呢……像地北省,沙州到平城,四百公裏也就四個小時,路上總共停三站。”

“倒也是改革,”陳太忠點點頭,他對國企的效率低下深有體會,“四百公裏四個小時,一改革就提速了,方便大家出行。”

“你也覺得鐵路系統改革好?”董飛燕怪怪地看他一眼,那眼神裏居然有幾分……不屑?

“我覺得吧,國企改革是勢在必行,但是這個力度要控制好,政策要有連貫性,”陳太忠白活兩句廢話之後,才回答她的問題,“鐵路系統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現在不是負擔沉重,連年虧損嗎?”

董飛燕盯著他看了好一陣,才淡淡一笑,“你看問題的角度不對,我就問你一句,如果鐵路局年年大賺的話,什麽人的意見最大?”

“這個……”陳太忠被問住了,不是他想不到這個答案,而是這個答案太好想到了,鐵路系統大賺,那必然是以大幅提高客運和貨運的價錢為手段。

如此一來,最要跳腳罵娘的,肯定是廣大人民群眾,這不但是出行的費用漲了,而且不少涉及長途運輸的生活物資,肯定也要漲。

所以這外行和內行辯,真是沒有意義,董乘務員天天琢磨的就是這些,陳主任哪裏是她的對手?不過,他還可以抵擋一二,“關鍵是國企的效率,很容易被人詬病,你看現在乘務員都外包了,這樣就能減下來好大一塊負擔。”

“鐵路從來就沒有虧損過,壟斷企業怎麽可能虧損?”董飛燕不以為然地笑一笑,“你眼睛光看到離退休人員那點工資了……根子不在那個上面,都在領導身上。”

“那放一點民營企業進來經營鐵路,看來也是很有必要,”陳太忠點點頭,“有競爭才能有進步……哎呀,不對!”

“想到不對了?”董飛燕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很顯然,她的心裏已經有答案了。

“你讓我想一想,”陳太忠眉頭一皺,開始細細分析,民營企業一旦進入鐵路行業,那還真是天大的麻煩,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鐵老大絕對競爭不過這些民企——就像乘務員外包一樣,私企能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

這麽來說,放開競爭是件好事,但事實上則不然,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還是董飛燕舉的例子,地北省和海角省的民營線路,票價遠高於其他同類車票——這就是旁證,鐵老大都能保本的票價,私企比它還要高。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人家提供了更好的服務,速度快停站少,符合一些人的需求,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它又無視了很多需求——四百公裏只有三站,那些小站的人怎麽辦?

這些還都是前期可能發生的事情,後期才會更可怕,國企被民企打得步步後退之後,等民企占了絕對優勢,那定價權……就不在國家手上了!

這個年代,還沒出現什麽溫州炒房團,也沒有房地產公司既得利益鏈條捆綁中央的說法,但是陳太忠對這一點,卻有清醒的認知。

關於這一點的認識,他還要感謝糧食廳的張峰,自從在糧食廳發難之後,陳主任就研究起了儲備糧的問題——糧食可是戰略物資。

但是偏偏地,在時下的糧食系統,有這麽一種認識,說這個儲備糧新糧高進陳糧低出,糧庫維護還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純粹貼錢的東西——或者說是國家指導價脫離實際,不考慮糧食品種優劣,優質品種糧食受打擊,挫傷農民積極性,根本不符合經濟規律。

陳太忠也不記得後世發生的“蒜你狠、豆你玩”的事件了,但是他知道的是,提這樣建議的人,都是包藏禍心的,跟後世某個專家說“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很沒必要”是一個道理。

耕地紅線沒必要嗎?那是因為你有紅線,所以就保證產量了,你有產量,所以別人不敢欺負你,等你沒紅線的時候,等著看國際糧價坐火箭一樣往上升吧——俄羅斯又不是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事實上,早在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齊國國相管仲就玩過這樣的花樣。

這些都是題外話,反正陳太忠研究糧食廳的問題的時候,就注意到過這種言論,他覺得這些人真的都是別有用心。

比如說言者最典型的例子,某地大米有A和B兩種,A是新產品,口感和營養好,B就是產量高一點,國家不分品種,征收時就是一個指導價——這就導致種A米的農民經濟受損失了,成本高,收益還不如種B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