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章 最後的伏筆

許多年後,當知情人士議論當年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選舉風雲之時,都不理解的一點是,為什麽夏想夏副書記就沒能留在齊省,沒能晚走幾天,要是當時提名的省長候選人是夏書記該有多好。夏書記肯定會一舉獲得通過表決,而不會出現任何曲折和波折。

而後世研究夏想歷史的史學家對夏想沒有在齊省扶正,得出的結論卻和齊省知情人士截然不同。

盡管研究夏想的史學家們,在夏想許多次關鍵的升遷或調動之時,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分岐,但這一次的調動是唯一一次意見統一的鑒定,都一致認為,夏想調離齊省,是一次英明的決定。

而沒有在齊省扶正擔任省長,更是一步丟小得大的妙棋,正是因為夏想一步邁出了齊省,走向更遼闊更有挑戰性的嶺南,讓夏想的目光從齊省一地上升到了坐擁嶺南而問鼎天下的實力!

後世的史學家們對評價夏想在齊省一任上的功過時,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夏想在齊省過於韜光養晦,進步不大。有人卻說夏想在齊省一任,雖然表面平和,主動出手的次數不多,但正是齊省特殊的政治氣候鍛練了夏想隱忍和毅力的一面,為他的嶺南之行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不管爭論有多激烈,但對於夏想離開齊省上任嶺南的決定,卻是眾口一詞的盛贊!

如果從後世回顧歷史,得出的結論自然是事後諸葛,不足以奇,但對身在其中的當事人來講,誰也不知道一次省長辭職的意外,一次新任省長的選舉,會對齊省的政治氣候帶來怎樣的厄爾尼諾的影響。

夏想也不知道,他沒有未蔔先知的本領,他只知道,盡人事,盡一切可能將齊省的動蕩扼殺。齊省動蕩,最終遭殃的還是齊省百姓。程在順以齊省代言人的角色自居,其實不過是拿齊省人民的利益當賭注,來向中央提條件。

既然他遇上了一次難得的齊省本土勢力大閱兵的機會,不加以好好利用,豈非坐失良機?

只不過事後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齊省事件塵埃落定之後,夏想在嶺南的辦公室再回望齊省,心胸一下開闊了許多,對於沒能在齊省扶正擔任省長,更是看得淡然幾分。也讓他更為他在人大會議之後第一時間離開齊省的選擇,深感慶幸。

當然,如果讓他人評說,就是英明了。

……

邱仁禮最先拿到結果,孫習民坐在他的旁邊,目不斜視,似乎對結果漠不關心,其實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裏。夏想還好,一臉淡然的微笑,是所有省委領導中,最淡定的一個。

而程在順和秦侃,再也沒有了投票之前的從容,一臉緊張,對視一眼,又想伸長脖子去看邱仁禮手中的結果,但因為離得遠,又不能站起來看,就顯得太失禮了。

謝信才坐在程在順和秦侃的上首,見二人過於緊張的舉動,小聲說道:“馬上就要宣布結果了,急什麽?不管是什麽結果,都是人大代表對中央和省委交出的答卷,都要承認。”

謝信才的話意味深長,秦侃臉色訕訕,程在順臉色厚實一些,只是微一點頭,並未答話。

邱仁禮似乎是故意拿捏一下,手中捏著結果,也不知在想些什麽,大會之上已經鴉雀無聲了卻就不宣布,差點兒讓一些急於知道結果的人跳腳。

過了一會兒,邱仁禮才輕輕咳嗽一聲,事先有意無意掃了程在順和秦侃一眼,才慢條斯理地宣布:“本次大會應到人數912人,實到人數899人,符合法定人數,本次會議的投票結果,真實有效。”

“贊成票532票,反對票230票,棄權137票,我宣布,李榮升同志正式當選為齊省省長!”

邱仁禮的聲音微微有點顫抖,在他話音剛落的一瞬間,謝信才帶頭鼓掌,而且聲音極大,就如一塊巨石落地。

隨後,主席台上響起了先稀落後熱烈的掌聲,再後,整個會場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程在順震驚了,532票贊成……怎麽會?近三分之二多數了,要知道,光是親口答應他會投反對票的代表就有過半了,再加上間接的帶動關系,應該有三分之二多數反對才對,怎麽會是三分之二贊成?以他最樂觀的預計,哪怕夏想賣足了力氣,頂多能夠爭取到300張贊成票就不錯了。

而李榮升剛剛擔任副省長不久,在人大代表的心目中還沒有什麽印象,更沒有威望,就算他齊省人的身份可以爭取到同情分,也頂多有100多票的加分,就是說,以程在順最樂觀地估計,夏想的鼓動再加上李榮升的帶動,充其量無限限度地接近半數,但還會離半數差那麽一點點。

他最想看到的結果就是李榮升和夏想……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