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大明湖畔的冰山一角

魯市有泉城之稱,可惜到了今天,昔日百泉齊湧的盛景不再,許多泉水都幹涸了。

聞名於世的大明湖位於魯市市中心偏東北,是一處天然湖泊。魯市的大明湖畔並沒有傳說中的夏雨荷,只有來來往往的遊人。

4月中旬的魯市,氣溫回升,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和燕市的幹燥相比,因為離海近的緣故,空氣中微有潮濕的氣息,平心而論,魯市的春天還是比較怡人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一老一人兩個遊人並不引人注目,老者50多歲,還十分健朗,腰板挺直,腳步穩健,不過就是眉頭緊鎖。

年輕人35歲左右,穿一身簡單的休閑裝,不胖不瘦,每邁出一步都很堅定,和老者的一臉凝重相比,他的表情就顯得輕松多了,似乎真是安然無事,就當是一次放松和出遊了。

走到一處木椅之處,夏想和李丁山坐下,走了一路,也確實有點累了。

大明湖的景色還算不錯,但和所有有名氣的景點一樣,人滿為患,就讓人失去了賞景的韻味。還好現在是傍晚,遊人漸少,四下開始安靜了許多。

常委會的風波已經過去半天多了,省委之中又恢復了平靜。會上吵得再兇,會外也不會有一點消息走漏,官場上的規矩就是關門吵架,出門上鏡,電視和報紙上的新聞,永遠是天下太平、花團錦簇。

李丁山直到現在還氣憤難平,說起陳秋棟的為人,幾乎咬牙切齒。

“陳秋棟的事情,李省長聽誰說的?”夏想和李丁山走了大概半個小時,一直沒怎麽說話,他想讓李丁山緩解一下憤怒和緊張的情緒。

只有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冷靜而理智地看待問題,所以一直到現在才問起陳秋棟的問題。

“雖然我只比你早來半個月,但半個月的時間,發生了許多事情。”李丁山伸手到背後,敲了敲後背,“而且在沒有來齊省之前,我在商務部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許多問題……”

……李丁山身為常委副省長,分管的攤子不少,其中就包括鹽務局。剛到齊省,鹽務局副局長魯成良就主動找到了他,向他匯報工作,表示了積極主動的靠攏。

按說以省鹽務局副局長的級別,不夠資格直接向常委副省長匯報工作,但魯成良不同,他認識李丁山。

魯成良也是土生土長的齊省人,在李丁山擔任商務部副部長期間,魯成良多次到京城商務部公幹,一來二去就結識了李丁山。

魯成良為人豪爽,性格正直,很合李丁山的脾氣,二人雖然級別相差很大,但因為有共同語言,也漸漸成了朋友。

45歲的魯成良年紀也不小了,也算官場老油條了,但多年的為官經歷並沒有改變他的耿直的脾氣,相反,官場大染缸沒有將他染黑,反而越來越讓他嫉惡如仇。

也正是因為魯成良性格之中不合群的一面,才讓李丁山大生愛才之心,決定將他提名為國資委副主任。

提名魯成良為國資委副主任,不是為了級別的提高,而是為了查實魯成良反映的鹽務局的一些令李丁山怒火中燒的不法事實。

鹽務局是國資委直管機構,如果魯成良順利擔任了副主任的話,就可以自上而下直接插手鹽務局內部觸目驚心的黑幕了。

早在李丁山還是商務部副部長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一個怪現象,同樣是產鹽大省的燕省,各個地市出售的食鹽並非是燕省出產,而是齊省或安省的鹽。

一開始李丁山還沒有意識到其中隱含的巨大內幕,別看他是商務部副部長,平常對油鹽醬醋也不怎麽關心,而食鹽是國家控制的產業,既不可能走私,又不可能造假,而且一袋鹽才一元錢,能有多大的利潤?

誰會在一元錢的小事上斤斤計較?

但後來李丁山卻發現他錯了,因為食鹽雖然沒有直接漲價,但卻由原來的一元500克變成了400克,等於是變相漲價到了1.25元500克!

後來在商務部接觸到了燕省食用鹽的調撥數量,李丁山才恍然大悟,欺負老百姓不在乎一毛二毛,燕省每年國家計劃內調撥40萬噸食鹽——實際銷量要比計劃內多許多,具體多多少,就是行業機密了,鹽務局不會透露,因為利益攸關——初步一算,一斤鹽多漲一兩毛,相當於每年從百姓身上多搜刮8000萬元以上!

然而,這才是冰山一角。

國家對食鹽的控制一直十分嚴格,似乎從來沒有私鹽的現象出現。而控制食鹽走私的機構就是鹽務局,或許在許多人眼中,稅務局、工商局等局機關才是油水豐厚的好地方,其實不然,真正富得流油卻又名聲不顯的正是鹽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