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齊省氣候……不好適應

其實平心而論,並非是李丁山惹事,也不是他正義泛濫,只不過是他在職權範圍之內過問了一件事情,卻遭遇到十分強烈的反彈,引發了李丁山的不滿,進而他著手一查,就順藤摸瓜查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不但是問題,還是麻煩,天大的麻煩。

話又說回來,如果此事落在夏想手中,夏想也必然會一查到底,但肯定和李丁山的手法不同,會徐徐圖之,或是曲徑通幽。

李丁山也是被逼得急了一些,一來齊省就想出手撼動根深蒂固的當地勢力,不碰壁才怪。

他不過是一名排名靠後的副省長,幸好還是省委常委,否則只是一個普通副省長的話,如果沒有書記或省長的支持,工作都很難開展,哪裏還有余力多管閑事?

只不過李丁山和夏想的關系,知道的人畢竟不少,邱仁禮自然心中有數,因此,李丁山一來齊省,他就親自和李丁山談了工作,而且還有意在公開場合表態,對李丁山表示力挺和支持。

有省委書記站在身後,李丁山就腰杆大硬,直接就過問了對方的事情,結果卻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甚至對方還陰陽怪氣地回敬李丁山,告誡他要先看清方向再說話,齊省沿海,經常有台風,省得風大閃了舌頭。

當然話說得肯定很委婉,但輕視和傲慢還是流露無余,只差一點就讓李丁山當面下不了台。

李丁山怒了,一怒對方明明有錯在先卻還敢如此囂張,二怒對方實在是過於狂妄,絲毫沒有將他這個省委常委、副省長放在眼裏,才一個小小的副廳級官員,就敢和他頂撞,擺明就是欺負他根基不穩,沒有權威。

但在官場之上,光憑怒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似乎有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就是,官兒越大,怒火越小,因為到了一定的層次,不需要發怒,只憑一個暗示就能解決許多問題。

李丁山剛出京城,熱度未退,腳步未穩,初入齊省,就遭遇了平生最大的一次挑戰,而且他還不知道的是,在對方的背後,站著的是怎樣的一股龐大的勢力。

但李丁山不會退縮,他是有理想主義的一面,卻也有不服輸的精神。

在商務部的時候,接觸的全是務虛的事務,一到地方,又是沿海經濟大省的齊省,才發現入目之處,全是錯綜復雜的經濟利益,全是眼花繚亂的地方保護主義,他才知道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和光同塵之余,再進一步同流合汙。一是恪守本分、固守原則,為民請命,堅定地站在正義和道義的一面。

前者,或許可以讓他在擔任一任常委副省長之後,再前進一步,甚至如果同流合汙的水平高超的話,或許還可以最終邁進省長的高位。而後者,也許讓他折戟沉沙、四處碰壁,最終碰得頭破血流而一無所獲,只能黯然收場。

李丁山不是沒有政治頭腦的憤青,他雖有書生意氣,也有理智和明智的一面,知道他的選擇會面臨怎樣的後果。想起史老臨終的托付,想起為了他的前途,史老以死相托,想起為了照應他的副省之路,總書記特意安排夏想和他同行,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但又能如何?

李丁山捫心自問,他不是官僚,也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丟掉理想和原則、甚至連人格都不要的政客,他的理想就是,哪怕只燃燒一次,也要做一件上不負天地,下不負黎民的大事。

那麽,不管什麽省長寶座和書記前程,也不管他的副省長之路能走多長,他只想做成一件事情,哪怕因此敗走齊省,斷送了大好前程,他也在所不惜。

因為,他接觸到的內幕觸目驚心,令他憤然而起。

寧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李丁山知道他自身能力有限,光憑一腔義憤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他雖是常委副省長,卻沒有人事大權,對下面的人沒有強力的制約手段,而且除了邱仁禮支持他的工作之外,省長孫習民、常務副省長秦侃對他的工作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態度。

沒有省政府一二把手的支持,他在省政府排名第三,還是力有不逮,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借助夏想的力量。

李丁山堅定地相信,夏想在得知他查實的事情之後,也會拍案而起,大刀闊斧地為他助威。因為對比夏想在湘省的所作所為,可以得出結論,夏想是一個敢作敢為的正直官員。

況且以李丁山對夏想的了解,認定夏想在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後,必定會憤然而起,和他一起出手懲治貪官……

李丁山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冰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