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慘案,必須徹查。

科考終於開始。

秦至庸是錦衣衛。他參加科考,百戶大人“王正元”和楊總旗等人都比較關注。要是福州府鎮撫司衙門能出一位秀才,那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走入考場,秦至庸頓時感覺到了氣氛不一樣。

古代科舉考八股文。現代的人都說不好,八股文禁錮人們的思想。

秦至庸倒不這麽看。

八股文盡管有著種種不好,但它和後世的高考一樣,是學子們通過努力讀書上升的渠道。

科舉,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是絕對比其他競爭要公平得多。文章寫得好,有才華,就算不能成為案首,但是中個秀才舉人,還是沒有問題。

想要成為案首,除了文章的質量,還要看閱卷官員的喜好。當然,甚至還需要那麽一點點的運氣。

秦至庸分析了兩個月時間的八股文,把八股文研究得比較透徹。至少他可以做到文章格式上的完美。八股文雖然是儒家的文章,但是其根子還是在教學子們規矩,也就是所謂的禮。

禮,就是規矩。

規矩,其實是法家的核心思想。

哪怕是在後世,也有著“無規矩不成方圓”的說法。

至於說八股文禁錮人們的思想,那是因為心不正,有了偏見,不能正視儒家學問以外的知識。墨家和公輸家的機關術,非常了不起。可是那些心術不正,有偏見的讀書人,則認為是奇技淫巧。

心不正,有偏見,可不是真正的儒家學子。

真正的儒家學子,都應該有著海納百川,心懷天下的胸襟。

試卷到手,秦至庸沒有急著下筆,先審題。

寫文章,只有心中有了計劃,才會下筆如有神,一氣呵成。

對於秦至庸來說,考試的題目不難。不止是科舉,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科考,來不得半點馬虎。

秦至庸把科舉考試,當成了一個項目來做。他是數學家,邏輯思維嚴密,寫出來文章有理有據,可以精確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計劃文章寫多少字,那就絕不能多寫一個字。而且文章沒有一句是廢話。

秦至庸把儒家八股文的“氣”和“理”發揮到了極致。

毛筆在秦至庸的手中,好像有了靈性,筆尖在試卷上滑動,寫出正楷小字。

科舉的時間非常充裕。

秦至庸書寫得很慢,那一個個正楷小字,就像是從筆尖自然而然流出來的一樣,不但端正,還充滿了靈動。

秦至庸的字,和他的拳術一樣,不是“死”的,而是充滿了“靈性”,好似帶著浩然之氣,活過來了一樣。

秦至庸的文章,沒有劍走偏鋒,更沒有標新立異。他追求的是穩中求勝。

文章根基不穩,就很危險。

劍走偏鋒,會帶有賭博成分,若是合了考官的胃口,那麽就一舉奪冠,但若是考官不喜歡此類文章,就會被打入凡塵。

當考試時間結束的那一刻,秦至庸寫完了最後一個字。秦至庸做事,追求的是準時完成。提前或者延遲,都不行,不是嚴謹的做法。

秦至庸的文章,無論是格式布局,還是字體內容,都堪稱完美。要是八股文要找個標準,找個模範樣板,那麽他這篇文章,就是標準的範文。

交了試卷,走出考場。

秦至庸一眼就見到了穿著常服的王正元。

王正元問道:“考得怎麽樣?”

秦至庸笑著說道:“下官覺得還行。”

王正元說道:“謙虛了不是。你說還行,那肯定就是考得不錯了。走,回去之後,為你慶功。你可是我們福州鎮撫司衙門的第一個秀才。到時候,要讓知府大人他們見識一下,咱們錦衣衛中,同樣有讀書人,同樣有秀才。”

秦至庸說道:“百戶大人,還是等放榜了再說吧。現在慶功,太張揚,太囂張。若是沒有考中,那咱們錦衣衛就要成為笑柄了。”

王正元點頭道:“那倒也是。就依你放榜之後,再擺宴。”

……

福州知府對此次科考很是上心,因為他的侄子也參加這次的考試。他侄子在福州府算是小有名氣的才子。

知府大人拿到了科舉名單的時候,愣住了,第一名怎麽不是自己的侄子?而是一個叫秦至庸的家夥。

知府大人說道:“把上榜的文章,全部給本官拿來。”

一位青袍老者說道:“是,大人。”

知府大人首先看的是自己侄子的文章。

讀完了侄子的文章,知府大人滿意地點了點頭,覺得不錯。文章水準比起平時還要高一些,算是超水平發揮。這樣的文章,成為本次科考的案首,拿到第一名,是沒問題的。

可是,當讀到秦至庸的文章,知府大人心神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