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抗旨不尊起沖突

秦至庸的目光讓董漢成一驚,瞬間冷靜了下來。在場的有好幾位武術宗師,皇帝身邊的那個老太監,眼神淩厲,是一位大內高手。現在行刺,是自尋死路。

董漢成又把踏出來的腳步收了回去。

秦至庸打量了皇帝一眼。

他並沒有把皇帝當成高高在上的人,更沒有把他當成什麽真命天子。皇帝其實不過是個普通人。只是他命好,投胎到了皇家。

人心對皇帝有了敬畏和推崇,他才是皇帝。人心要是沒有了敬畏,皇帝就不再是皇帝。

歸根結底,還是人心的問題。

楊昱乾和董漢成的比武,竟然驚動了皇帝,頃刻間就把這一場比武擡高了一個档次。可以說,誰要是在這次比武中勝出,誰就是京城武術界的第一人。

練武之人,除了像秦至庸這樣的人,面對這種情況,都不能保持好心態。哪怕是楊昱乾和董漢都不行。

不管他們是什麽樣的身份,其實都是在依靠拳術武功混飯吃。秦至庸則不一樣,他沒有把武功當成謀生的手段。所以,秦至庸的精神和拳術,比起他們來說,更加純粹。

面對皇帝的時候,就算是端王,都有些拘束。皇帝不會武功,可是他身上有著大勢,代表的是權利力的巔峰,可以言出法隨,制定規則。端王再厲害,不過是一個王爺,皇帝可以一句話就把他現在擁有的全部剝奪。

權利力,有些時候比起武功更強大。

正因為如此,世人才像飛蛾撲火似的追逐權利力。

秦至庸追求的不是權利力。他探索的是儒家的聖賢大道。王朝興衰,改朝換代,皇帝輪流做。權利力巔峰,只可以顯赫一時,不可久遠。但是“道”則是永恒存在的東西。

不去追求永恒的東西,反而去苦苦追尋短暫的輝煌,豈不愚昧?

學問是知識。

可是知識,並不是智慧。

秦至庸比起其他人要有智慧,懂得了這些道理,他對權力只有尊敬,沒有畏懼。因此,秦至庸坐在皇帝的旁邊,依舊神態自若,沒有一點拘束。

換句話說,就是皇帝的氣勢,已經影響不到秦至庸的心神。

楊昱乾和董漢成的比武終於開始。

秦至庸把注意力放在董漢成的身上,他希望通過董漢成展示的動作和意境,來獲得八卦掌的奧秘。

八卦掌和太極拳,都是屬於內家拳法,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以秦至庸的武術造詣和眼力,想要摸索出八卦掌的精髓,不是什麽難事。

董漢成的一招一式,都渾然天成,將八卦掌的攻防之道展現得淋漓盡致。就連端王和陳正英都暗自叫好。

楊昱乾的太極拳同樣不弱。

楊昱乾闖塔的時候,不過是剛入宗師之境。才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能和董漢成打得是難舍難分,不相伯仲。

楊昱乾的拳術增長得太快。

論拳術精純程度,他不在陳正英之下。綜合實力,他已經超過了陳正英,做到了真正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秦至庸目不轉睛地盯著董漢成,右手暗自比劃,摸索八卦掌的奧秘。他的動作和神態,落到了老太監的眼中。

老太監在皇帝的耳邊輕聲說道:“皇上,秦先生果然是絕世高手。比楊昱乾和董漢成的武功,更強。”

姜還是老的辣。

老太監見多識廣,功力深厚。一般人看不出秦至庸的底細。端王經常和秦至庸切磋,都不知道秦至庸武功的真正深淺。

可是,老太監看出了一些端倪,發現秦至庸是一位絕世高手,比武術宗師要強大很多。

不過這不奇怪。任何一個朝代,總有幾個出類拔萃的人物。而皇帝身邊的這位老太監,就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

儒家的修身之法,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不是秦至庸首創。

秦至庸追隨古聖先賢們的腳步,探索大道,他獲得的這些理論,其實不過是“拾人牙慧”。並不是多麽高明。

想要創出自己的思想體系,哲學體系,秦至庸還沒有那麽大的智慧和能力。

皇帝看了秦至庸用一眼,說道:“秦至庸是端王府的客卿,武藝高強,朕是知道的。據說,他還是永寧那丫頭的老師。永寧最近說話做事,比起以往要沉穩多了,看來,秦至庸的確是有學問的人。楊昱乾和董漢成比武結束,你給朕傳個口信給秦至庸。”

老太監點頭道:“奴才領命。”

……

楊昱乾和董漢成比武,沒有分出勝負。

榮王和永寧格格都向皇帝提議,不要再打下去,否則,會出現傷亡。

比武結束。

皇帝剛離開,眾人還沒有散去。

老太監走到秦至庸的身邊,說道:“秦先生,皇上有句話讓老奴帶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