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制筍鹹,懸空架構(第2/2頁)

等竹梁架上去後,又以薄薄的竹篾捆綁住竹梁,用以加固。

當這些竹梁都架設好之後,他又將一根根剖成兩半的竹子扣在這些竹梁上面,密密麻麻鋪上一層,每一塊都用竹篾進行捆綁加固。

之後又在上面用竹片橫向鋪上一層。這些竹片全都用竹釘固定在幾根竹條上面,使其像竹排一樣成為一片整體,不會輕易移動。

這個繁瑣的工程,耗費了他十幾天時間。整整半個多月,他就打造出一塊牢固的竹台,與他而言,也算得上是成績斐然了。

踩在竹台上,他搖了搖,發現竹台紋絲不動。

對於自己的傑作,雲不留很滿意。

然後,他開始考慮給竹樓第二層架梁。

他準備將竹樓的一層弄個四米左右的高度,然後用繩子量好這個長度,在四根角柱與兩根主柱上做好標記。

他選靠著山洞那方做大門,背面做露天竹台,正門那邊的中間沒有主柱支撐,他先了兩根三米長的竹子做門柱。

先在上面架上一條橫梁,用竹篾綁在對角的角柱上,再用兩根門柱支撐住橫梁,對面露台那邊也如此法炮制。

之後再在主柱與第一根門柱之間架上一條竹梁,並用那根與角柱綁在一起的彎曲的竹柱當頂柱,頂在這道橫梁中間。

他用這種懸空的設計理念,使得這一層看起來不需要支撐柱就能把二樓給支撐起來。

從下往上看,就像一個四邊形裏面多了個六邊形一樣。

用這個原理,他不斷縮小這個六邊形,最終頂到了差不多有四米左右的高度,然後主柱與角柱之間再架設橫梁。

接著便如第一層那樣,用剖成兩半的竹子先鋪上一層,用竹排再鋪一層。如此,二樓也就架設完畢了。

二樓之上就比較簡單了,在幾根主柱與角柱之間架上橫梁,然後用剖成兩半的竹子當瓦片,用竹篾將這些‘竹瓦’固定。

接著,他用幾根竹子分別頂在那些橫梁下方,用於加固。

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他終於將竹樓的框架給打好。

接下來,他只需要繼續做竹排,封住竹樓的四面當墻壁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