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 大羅歸於天界,太乙人間稱雄(第2/3頁)

眾人收斂心思,再次恭迎東王公,同時暗中各自排遣化身下界,以免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時間久了之後,地仙界已經滄海桑田,根基折損。

東王公淡淡嗯了一聲,閉目感悟著宇宙妙理。隨著兩大宇宙融合,衍生出無數宇宙本源,壯大洪荒,進一步推動他修為進步。

下面群臣是以紫光、嫦曦、玄霄領頭,西王母和後土亦趁著宇宙蛻變的亙古及機緣,以宇宙權柄溝通三界本源,領悟更高層次的太始大道。

東王公的氣息本就玄妙難測,宛若道的化身,此時竟又開始波動起來,背後玄妙道域若隱若現,三千道果圍繞著中心的太始境太極道果構成神妙整體,演化無上大道。

三千道果中有一千二百太始境虛擬道果,此時另一千八百元始境道果綻放無邊光華,演化無窮妙理,每一絲律動,都是道的最本質體現,即便是聖人也只能看懂皮毛,然而已經大有收獲,個個如癡如醉,萬事皆忘。

死亡魔神和殺戮魔神都是太始第二境巔峰的修為,死界宇宙融入洪荒,相當於吞噬了兩大魔神。作為宇宙權柄核心,東王公從中體悟到自己缺失的,但兩大魔神已經領悟的大道法則,一顆顆元始道果在互相碰撞之間完成升華蛻變,化成更高層次的道,和太極大道彼此呼應,既共生又獨立。

惚兮恍兮,不知過了多久,兩大魔神已經完全被消化,宇宙本源也不再衍生,幽冥界和洪荒完美融合,再無一絲隔閡。

東王公睜開眸子,宛若無垠混沌一般的雙眼之中,顯化的是一方無邊無際的道域,整整兩千多顆虛擬道果星星點點,鋪展成一方宏大的道的界域,種種玄妙道理在其中運化,洪荒眾生的智慧、創造一一顯化其中,仿佛獨立於大道之外。

眾人盡皆沉浸在道域散發的無上妙理之中,時不時的有強者借此突破瓶頸,修為踏入更高層次,對外界一切變化都不在關注。

東王公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落向風雲變幻的地仙界。

此時天界眾人沉醉在道域之中,已經又過了十萬年之久,人間更是白雲蒼狗,滄海變了桑田。

自從三百六十五萬年前眾大羅級以上強者被強行飛升天界之後,匆忙之間,各自投下一個身外化身代替本尊坐鎮人間,使得地仙界秩序依舊,並未發生什麽動蕩。

畢竟身外化身是本尊意識的延伸,是一心兩體的關系,和自己的手指一般,從不存在背叛之說,自然鎮得住場子。

就算這些化身力量普遍在大羅以下,但他們不死不滅,對道的理解非是一般太乙金仙能比的,再有本尊源源不斷的從本尊處投放的力量,對付一般的太乙金仙圓滿輕松碾壓,根本不懼下面的人跳反。

連同東王公一開始閉關百萬年,在這四百多萬年之中,南瞻部洲大漢聖庭中聖皇都換了十幾代了,沒有了無上泰皇之力的鎮壓,皇室統治也並不如以前穩固。

第一任皇帝劉邦只在位十二萬年便就天命已終,不得不退位。

話說泰皇天命最長可達九個元會,只是萬界所有君王天命盡在紫薇大帝掌握之中,根據人道變遷、皇室功過等諸多因果關系來決定聖皇的天命年限,無人能夠抗拒。

大漢是人道正統,天命長短由天帝決定,最長不可超過一千五百萬年。而聖皇在位一般也在幾萬到幾十萬年之間,上映紫微帝星,天命強弱皆有顯示。

紫薇大帝除了本身的天生聖體之外,也正是憑借著執掌億萬君王的命運,從而匯聚無盡人道氣運及功德而一舉證得命運道果,成就混元境強者。

高皇帝劉邦最大的使命是建立新的聖庭取代大秦,並促成孔子證道。在此之後,又經歷了死界萬年征戰,不久天命便終結,傳位太子劉盈,自己去天界炎帝處一起修道去了。

劉盈資質一般,修為不高,本身才器不足,並不能承接泰皇重擔,只是在呂氏外戚的鼎力支持下才勉力登上帝位,卻因修為、毅力等因素,遲遲不能煉化泰皇印,最終在呂後的重壓下,閉死關強煉神印,致心力交瘁、元神枯竭而亡。

堂堂泰皇竟然晏駕歸西,這是震驚整個洪荒的大事,劉氏諸侯王和眾臣憤怒呂氏作為所為,在獲得太上皇默許後,起兵誅除諸呂,迎沒有外戚根基的代王劉恒為三世皇帝。

劉恒是劉邦諸子中最為英明神武之人,繼位後勵精圖治,政局穩定,萬民樂業,開啟了文景之治,為大漢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景二帝之後,又有漢武大帝北逐匈奴,建立不世武勛,將漢家威名傳遍寰宇,南瞻部洲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漢之臣妾,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終成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