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東門探索(中)

位置,激流區東門內側,進度30公裏。

激流區內側是地穴結構,與靈月人的地下結構截然不同,這裏是完全的天然洞穴,構造上疑似古代地下水層。

既然說了疑似古代地下水層,其地形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會突然橫向擴展開來形成支系空洞,兩個區域間的空隙,也許根本不足以讓人通過。

機器人中的設備組,在遇到支系的時候,需要進行探測,用的是專門為本次行動配置的設備。

設備組擡著幾個箱子,這種箱子是特別制造的,設備隔層有很大一部分是儲能體,裏面的小設備被取出來,三秒鐘之內會變大十倍以上。

變大變小,在古代是很常用的法術,旅途中使用的飛劍劍匣是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

玉劍山一直都不太使用變大變小的應用,不是因為不好用,而是它需要額外耗費能量。

除了耗費能量,變大變小還有別的缺點,涉及陣法參數。每個放大縮小的陣法只能對應一種器材,弄起來很麻煩,設備箱的應用還是簡單模式,如果要在變小的同時消除掉部分質量,能耗還會增加三個量級。

改變大小的法術,本質上和化形是一樣的,可以參考老派妖族變成人形的情況,他們維持人形就要消耗真元,即使以人形打坐修行,真元也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將其進一步數字化,一百千克的物質,縮小十倍不改變質量,能耗每天在50靈能上下,把一台二十噸的設備縮小十倍,每天要白白損耗掉差不多2.8噸煤炭制造的能量,非常奢侈。

也只有眼前這樣行動規模有限的任務,又有足夠高的重要性,才會想到采用改變大小的陣法,讓行動更方便些。

這次帶來的幾個設備箱子,一半是專門為型號為“閃光”的高速掃描器準備的。

閃光是個新系列,橢球形,直徑約二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工作時會迅速使用超聲波、激光、靈能掃描等模式,構建場景數據上傳至網絡。復合掃描模式的能耗也很高,一秒就要兩點靈能。

兩點靈能的能耗對於機器人可以無視,閃光卻不行,它設計來做消耗型偵察器,沒想著回收,使用陶瓷顆粒儲能體,一點化合物儲能體都沒有,一台總共只有400點靈能不到的儲量。

眼前的洞穴探測,閃光的行動會根據洞穴情況決定,洞穴太大或分支線路太長,它就不會回收,最後留下二十點靈能自毀。

該預設行動方式,決定了需要帶很多閃光探測器來執行本次任務,所以才用到變小儲存的設備箱。

此外,本次行動中還有好幾種專門設計的設備,目的都是為了讓這個不到兩百機器人的團隊,能夠盡可能深入的探索東門內側。

玉劍山現階段從四大核心技術裏分支出來的各種產品,“拼湊”變得更容易,但是拼湊出來的產品想要改良都很困難。

如果基礎理論不產生突破,只能寄希望於簡化符文帶來變革。

自前年沈文劍提出符文定式簡化思路後,設計院芯片組經過一年的摸索,已經拿出了比較靠譜的算法,今年已經過去的幾個月裏,也有了些成果。

相關組員根據實驗室結果,提出“附魔猜想”。

附魔猜想和青柳猜想雖然都用到“猜想”,兩者的性質卻完全不同,附魔猜想現階段是不可驗證的,算得上“純幻想”。

現在的符文技術要依賴基材與導靈材料一起實現,失去基材支撐,僅僅依靠符文陣法及構成它的導靈材料,並不具備物理強度方面的穩定性。

附魔猜想的內容,是符文簡化到極致,同時采用十納米乃至更高的精度對目標材料加工時,會讓導靈類材料獲得類似附魔的特征。

如果猜想能證實,未來的設備會分離出附魔材料的拼湊概念,而不再只是陣法的規模化與集成。前者只要有創意,外行都能湊出成品來,而後者對於陣法基礎知識和經驗積累的要求極高,沒有二、三十年實際工作的經驗想做個“簡單”課題都要幾年,訓練一個人的前期投入都會是個巨額數字。

要驗證附魔猜想短期內還很難,現在簡化符文的實驗室進展,還停留在拼湊完整陣法功能的層面。

簡化符文暫時還無法替代現有符文,原因在於符文簡化的同時,功能也被簡化了,達到至簡程度之後,有可能只剩下三十條左右的基礎靈能運轉規則。

比如現在實現“聚靈”,只需要三個雙符文定式,也就是六個符文和不到三十條銘紋;可用簡化符文的話,具體實現“聚靈”這個概念,符文總數不一定會低於三十六,當然簡化後也沒有了符文和銘紋的區隔。

回到任務。

有機器人和閃光掃描器的相互補充,約一個半小時,玉劍山已經拿到內部深入約五十公裏的地形地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