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實驗收尾

代號射擊手的氫彈投彈機完整的飛回來了,這是個好消息,不過它即將面臨全面拆解的命運。

牡丹花爆炸的時候,射擊手距離爆炸點七十千米,其中從投彈速度加速到超音速比較浪費時間,飛艇太大加速也慢。

六十千米顯然不是安全距離,爆炸時射擊手失去連接約十五秒,幸運的是根據預定航線,它沒有減速,只是航行方向產生了零點二度的偏轉。

沖擊波追上射擊手的時候,射擊手已經又飛了近二十公裏,對於超音速飛艇的威脅主要集中在引發發動機喘振,物理破壞力比較一般。

實際逃跑的時候,射擊手的右二號發動機被毀,機載滅火系統及時啟動制止了災害擴大,然後繞了一大圈回到海上中繼平台,經過簡單維修後慢騰騰的飛回玉劍山。

拆解過程中,將對射擊手的材料、設備、陣法做全面檢測,不過它並不特殊,現場部署的觀測器有很多都要拆解,那些被炸城碎片的,只要碎片能找到也要做各種測試。

拆解和分析工作,加上核爆現場的整理與分析,已經把後續一年裏核能組的工作排滿,還專門調了幾個機動組成員輔助,聯合指揮中心也會給予機器人方面的支持。

核實驗過去,也出現了一項新的建設任務,建立聚變原料制備工廠。

制備其實有兩種選擇,提取重水、超重水,或者制取鋰化氘、鋰化氚。

不需要猶豫,重水制備技術是早期裂變冷水堆的中子緩沖劑,現在已經很成熟,相比而言重氫鋰化物作為核反應料,管理風險還是大了些。

說到重水制備,大概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簡單——直接電解或蒸餾就行。

重水本身是不被電解的,直接用蒸餾液電解,剩下的那攤就會殘留不少重水。

蒸餾則是借助重水比普通水沸點略高來制取。

進行氫彈試驗前,玉劍山的重水制取一直很少,基本都是制取液氫液氧弄出來的,現在要主動制備,就要換成蒸餾法。

兩種方式說不上哪種好哪種差,電解比較消耗能量,卻能獲得多種產品,以海水作為原料時能制備出鋰、鈉等副產品。蒸餾法用於重水制備,由於玉劍山具備熱回收技術,所以蒸餾法比上輩子的世界裏商用制取法成本還低。

核能項目進入數據采集期,整個設計院大部分的力量又回到天基項目上。

閃電3-1和閃電3-2的地面維護工作逐步交給白山幾家小門派的外聘工程師,到四月時已經上手。

四月二十五,一個不太特別的日子,閃電2和閃電3退役了,這兩台空天飛機沒有像它們的前輩鳳凰號一樣送去空中大學做展品,直接進入拆除階段用於回收老化、磨損等方面的數據。

雖然仍然是三台,新閃電3和閃電4的組合,出勤頻率要比之前的組合高出40%,必要的時候可以試試連續出任務,這是陶瓷外殼構造無法做到的。

今年把閃電3-3號機造出來,天基項目的效率還能再提升一些。

第四架閃電3就不考慮了,閃電3-3完工後,會把負責空天飛機的人員轉到優化閃電4的項目去。

到五月份,仙宮空間站第二階段停工,空間站項目進入新階段。

直接展開第三階段的籌備工作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三階段沒有一個成熟且有一定規模的幫手配合,做起來太慢了。這個幫手是之前定下的,還沒開放的航空航天系,其中一部分結構工作可以由土木工程系幫忙。

現在開始的,勉強算是2.5階段,是第二期的擴展計劃。

一是讓空間站獲得更強的動力,以獲得在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之間自由活動的行動力。

這也是為後續的同步軌道戰鬥平台做準備。

由於與地表相對位置不會變,同步軌道飛行器更容易被地面監測手段偵查到,所以最好是一步到位,讓它在部署時就成為完全體,有足夠的對地偽裝能力。

二是作為衛星管理與補給中樞,以後就不再由空天飛機去追逐衛星了。

為配合補給中樞的建立,核實驗過後機動組空出來幾個人馬上被丟到空間站上面,他們接下來的任務是利用空間站設備,與空天飛機提供的原材料、零件補給,在軌道上搭建天對天飛行器。

……沒錯,就是首款外層飛行器,也許勉強能叫做星際補給船?

其實外層飛行器貌似高大上,實際制造難度比空天飛機差太遠了,完全不考慮氣動力,想做成球形做成球形,想做成熊貓形也沒問題;不直接參加戰鬥,推重比也是個無關緊要的因子;不載人,連氣密要求都沒有。總之比之前的空間站維護工程船還容易,連航天服的技術含量都達不到。

當然如果要求這麽低,也不需要額外堆工程師在上面,值守人員隨便捏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