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空間站發展規劃

沈文劍想做的東西就是空間站。

玉劍山在萬魔吞天之前,就用鳳凰號在上面組了個實驗性質的小空間站,主要用於三符文定式的外層空間測試。

而到了今天,再建空間站的原因已經完全不同。

這回,是為了載人的!

中原星太危險了!

沈文劍帶著自己一手帶大的研究體系,很快還會有大學加入進來,可是有這些,他也不敢保證中原星上的人類會不會哪天被全滅,總要有個翻身的種子吧。

不過想要做和能做到差距很大,連步驟、目的都需要大家開會討論。

“第一階段,只是正常的符文實驗平台,和閃電的外層空間補給站。第二階段,希望能夠維持十人無限期生存,如果做不到無限期,至少也要五百年,能直接偷渡過一次萬魔吞天。我認為第二階段可能需要搭載核能站,難度會降低不少,你們認為呢?”沈文劍上來就先拋出兩期的目標。

大家稍微交換了一下意見,目光都轉向核能組的兩位。

“咳咳。”老範咳嗽兩聲說,“那個,我們正在依靠二代平台重寫核電一號的控制編碼,實現全年無人值守問題不大,大不了上幾個機器人專門弄一套檢查程序。不過要在太空完成核能機組的組建,真的還有很多實驗項目要提前做,掌門說的對,放到第二階段更合適。”

航空航天組的老姚代表組裏發言:“生命維持這一塊肯定需要生物研究院幫忙,嗯,如果要保密,可以做地面封閉實驗,就以地底、海底城市技術做理由,我們可能要去那邊學習一陣,來決定空間站的基礎構造方式。”

生命維持型的空間站有什麽好說的,旋轉是最好的選擇,節約能量,自旋模擬出的重力也有利於人員健康……沒有重力連孩子都生不出來。

不過沈文劍並沒有表示異議,十個人的空間站也就是做一些生存實驗,最多加一些逃生實驗、軌道物資投放實驗,主體還是實驗平台而不是生存平台。

“師父,第三期是什麽?”劉香湘提問。

大家也很好奇的看過來。

沈文劍摸下巴:“第三期嘛,人員數要達到一百人,足夠高的安全度,能夠防禦隕石、廢棄衛星等太空垃圾,至少要維持千噸級的地面重建物資保存能力,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它能直接用自己的力量轉移到靈月軌道。”

跨度有點大啊。

一個維持一百人的空間站,還要能轉移到靈月軌道,至少是好幾千噸的東西,這個大小甚至會受到行星引力的巨大撕扯力,結構的強度要求簡直是飛躍式的提高。

有可能用初代平台一直升級到第三階段嗎?好像不太靠譜。

“還有第四階段嗎?”劉香湘繼續問。

沈文劍瞪她一眼,還是點頭:“有,第四階段當然需要達到城市級,這個還太遙遠,我們至少要先捕捉一顆小行星來采集資源並在外層空間提煉,都從地面送上去,負擔就太重了。”

劉香湘翻白眼:“如果能捕捉小行星開采資源做出城市級的空間站,我們為什麽不直接改造小行星?”

“也可以啊!”沈文劍從善如流。

“哈哈哈!”大家發出善意的笑聲,第三階段或許三、五十年內能做到,第四階段不管是造太空城市還是改造小行星都有點遠。

按第四階段做目標,玉劍山的體量還遠遠不夠,特別是研發系統的總規模,不可能在短時間裏開發出整個太空城市所需的各種技術。這些技術如果都要從無人實驗開始,僅僅是實驗項目的燃料、發動機消耗就會是天文數字,涉及到的原材料、加工體系之龐大,也不是現有的賽博坦網絡能填的上的。

都談到第四階段去了,大家也知道項目屬於類似二代芯片體系的階段任務甚至更難,中間會有很多分支要做,會議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下繼續,各組都規劃了自己的項目部分。

核能組負責核能小型化和無人化,芯片組負責無人管理系統。兩個組的任務都不算重,屬於輔助類型,項目需要的時候幫忙,平時還是做自己的升級研究。

因為本身是航天項目,航空航天組的任務很重也更復雜。

初步會議討論的結果,在第一期工程裏,他們主要和機動組一起,去生物研究院獲得一些論證幫助,搭建一、二期通用的核心艙體。整個空間站項目只到第二期成熟可能都需要二十年,期間肯定會有很多新技術、新材料出現,所以還需要考慮有沒有可能在空間站有人的狀態下進行系統升級。

此外為保障第二期、第三期的進行,還需要對閃電系列進行升級,這需要材料組的幫助,有很多子項目,最重要的一項是集成型發動機的研制,新發動機就不再分沖壓/超燃沖壓和火箭發動機的區別,跨大氣層飛行只裝備一種主推進系統,進一步提升載荷空間,以實現載人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