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送顆衛星去靈月(下)

沈文劍參與了兩輩子研究工作,深知流程的復雜並非找麻煩,是必須的。

尤其是生物學,沒有嚴謹的實驗支撐,就可能把1%的風險變成100%,生化危機什麽的,還是最好不要弄出來。

變異實驗與觀察實驗會很費時間,即使一切順利也需要一年以上,中途說不定還要改進人工細胞,那會耗費更多時間。

沈文劍也不是完全不知應變的人,通過工程院把海底魔物驅趕器的細胞培養部分大幅度增強之後,定制了幾台,接替部分改造觸手。

同時,工程院和琴仙島的潛艇合作項目再次啟動,旨在開發出自動控制的地形、資源探索潛艇,附加的要求是最好能做小點,降低制造難度與材料成本。

七月,一個比較大號的過熱氣旋接近明珠島,預計線路會與新島擦肩而過,沒有動用琴仙島的聲波脫水武器,選擇直接應對。

七月底,和預期一致,熱氣旋果然擦過新島,各區隔熱陣法開啟四天,把外面超過四十度的高溫避過。因為接觸溫度低,陣法的能量消耗主要在於維持,整體上比攻擊熱氣旋劃算些。

對本次氣旋路徑的預測準確,證明幾年來玉劍山的氣象數據掌握的不錯,已經有大規模氣象預報的可能。

七月過去,工程院已經開始制作安裝鋼廠的新裝備,預計年底前完成安裝。

八月,運載機搭載鳳凰號航天飛機執行了兩次任務,將兩顆二代同步衛星投入軌道。

第二次任務的時間跨度比較長,投放同步衛星之後,借助大地玩了一次重力彈弓,以很少的燃料轉移至靈月軌道,完成兩顆近地衛星的投放工作。

經過慎重的論證,航空航天組認為把同步衛星轉移至靈月中層軌道是沒有必要的。

鳳凰號執行完任務回到地面時已經是九月。

用很少的時間完成整備,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著——回收一代同步衛星,並且是一次任務回收三顆。

為什麽要回收呢?當然是檢查運轉十多年之後的老化情況,為後續的二代近地衛星做準備。

航空航天組提前做了些準備,對艙內機械臂進行了升級,並增加了第二台艙外機器人。

不過此時沈文劍的心思已經不在後續任務方面,沉迷於二代衛星帶來的震驚於靈月近地衛星獲得的最新情報。

同步衛星的位置相對地面是固定的,二代衛星的目的是接替一代衛星,提供更多的地面情報和節省天基中心的技術人才,並沒有進行全球部署。

第三顆同步衛星上天,才勉強觀測到一丁點冷卻帶的情況。

大地西側的冷卻帶,在萬魔吞天開始時,各地區常年溫度在90到200度之間,後來隨著全球降溫和過熱氣旋從創傷面轉移熱量,冷卻帶的溫度略有降低,但並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

不過二代衛星的邪能、靈能感應模式顯示,創傷帶有邪能源,但不能肯定是否是天魔母體。

這個信息理所當然的促使多個近地衛星調整軌道,把邪能源區域納入監測範圍。

結果很讓人頭疼,目標點最可疑的地表物體,是個湖,長度約五千米的半月形湖。

該區域年均氣溫為一百六十度,這當然不是個普通的湖,依據地質探測模式采集的數據分析,湖中的液體是油,至於是什麽油卻不能肯定,如果是菜籽油就蛋疼了。

在隨後的回收任務中,鳳凰號拖著一代三號同步衛星降軌繞了一圈,在冷卻帶幫助二代三號同步衛星完成了定位計算,確認邪能源就在湖中。

有什麽想法呢?

猜測的情況為三種,其一,湖中有古代封印體或被困的天魔種,可能類似於天魔蟲巢穴,或者其他的什麽,也有可能吉雲等著的魔神就在其中。

該類型不管是那種狀態,目標都是不能移動的,只等大夥有足夠技術實力和決心,去探索一把。

第二種狀況,是湖中有倒置的超巨型浮空石,而且沒有巖體遮蔽。

該猜測的靠譜程度較低,因為浮空石的邪能特征很低,隔著油層,被衛星觀測到的概率偏低。可惜四個門派都不夠土豪,不能翻過一座山砸到地上做對比,而浮在空中的時候解除巖體又會導致解體,連地面數據的采集都很麻煩。

第三種情況最糟糕,那就是湖中有成長中的未知類型天魔母體。

十幾年沒人管它,如果是個未封印體,必然是移動能力基本為零的天魔母體。同樣的若是天魔母體,在油湖裏,應該是能夠長大的。

那麽它現在有多大?已經產下多少天魔?為什麽天魔沒在地表被捕捉到?

僅通過現有的情報,任何猜測都很難獲得答案,先觀察著吧。

靈月近地衛星帶來的信息更讓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