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財富結構變動(下)

十萬兩銀子很多麽?

是很多,這些參與工作還沒多久的人無法拿出太多錢來,人均差不多五十兩,集資總額達到三萬兩之後,已經無法進行下去。

接下來是後續招數,未來大家都會逐漸習慣的按揭。

既這六百股東分配全部股份,剩余的近七萬兩會按每年5%的利息增長,二十年未還清的部分利息會翻倍,或者置換相應產權比例。這意味著電視機廠只要拿出每年最低3500兩的利潤,就能阻止欠款數額增大,至少能應付二十年。

只要他們稍微努力點,還款是很快的,因為有的收入還沒有告訴他們。

沈文劍比較遺憾的是沒能借機推出銀行體系,人力還是太緊張了些,等下一代吧。如果有銀行系統,按揭都不用玉劍山操心。

電視機廠的管理、銷售,則由行政中心組織六百股東開了個大會,依據個人意願,和提出的發展方案,最後選出十人組。行政中心幫他們協調工作尋找替代人力,這十人就成了電視機廠的管理銷售人員。

另一邊,行政中心也在積極配合玉劍山的指示,建立新的電視中心。

電視中心的信號暫時不會上衛星,因此信號塔暫時不建設,主要是修建工作樓和家屬樓,然後準備一批節目。

電視中心僅拍攝團隊就有五個,當然因為人力調配困難,所謂團隊都是縮編的,一組人最多才五個。在包括放送中心的值班人員、財務、節目審核等等,一下也吃進去八十來號人。

拍攝團隊在電視投入市場之前就在玉劍山弟子的帶領下開始工作。

節目來源之一,是民間選手。

由於農業社會缺乏娛樂,會唱大戲的人其實挺多的,特別是災前比較有錢的,都好唱幾口,而且唱的多半還可以。節目組就為他們協調業余時間,聚在一起擺台唱戲,大家圖個樂子,唱戲的每人還有一錢銀子拿。

節目來源之二,是專業樂器選手。

琴仙島妹子多,修士們普遍長壽,各個都是吹拉彈唱的好手,但是普通人想請到她們演出,那基本沒有可能。還是賣沈文劍個面子,才出了兩姐妹,來錄制專業級的樂器節目,為此玉劍山這邊還弄了幾個工程院的人過去幫忙,以提高錄制的音響水平。

等過幾十年她們發現這東西比任何方式都能增加影響力,再想錄節目,只怕她們得主動去找電視中心登記。

三,是玉劍山弟子負責的書畫節目,順便會說些雜記、史料什麽的。

弟子的挑選由劉丹長老親自把關,書畫水平不用太重視,反而要求要能把史料說的比較有趣,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麽的,最後入選的兩名弟子,一人姓史,一人姓師,一男一女。

沈文劍最後面試了幾分鐘,行吧,就他們倆代表玉劍山的臉面了。

四,是社會節目,比如晚上吃什麽了?農業人員今年又在種什麽?牛羊產奶情況怎麽樣等等。

五,還是沈文劍的餿主意,拍攝動植物。

托雙符文定式擴散和加工精度普及的福,海龍山的攝像機能拍攝出很精致的畫面。而經歷過紀錄片洗禮的沈文劍,知道隨便弄個螞蟻,都能拍出幾百分鐘不重樣的畫面,配上解說,還挺有趣。

賞心悅目的紀錄片,也是好的科教片,屬於重點項目,沈文劍親自為紀錄片弄了幾集劇本做範本,還請出自己養了好幾年的荒漠大螞蟻群做演員。

和蜘蛛們不同,沈文劍在養螞蟻時是單純當寵物養,而螞蟻對聲音的敏感度也不足,教學無從談起,修行連起步都不算。蟻後的壽命本就比大多數動物都長,在靈氣和手術改造的影響下,活個兩三百年問題不大,完全不用急。

五組人員,一個月的準備,能準備出時長超過七千分鐘的節目,按每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晨7點休息,足夠放七天多不重樣。整個籌備期有兩個月,加上後續的制作,只有一套節目能看的情況下,至少二十天以上才會出現重復節目。先運轉個幾年,節目儲備量達到一定程度,再考慮把戲曲專門分出個台,到時候還可以賣一波電視轉台器!

……嗯,第一代的液晶電視並不能轉台,因為設計院自己用的就是如此,功能問題都通過外部設備執行。

電視生產和節目儲備都逐漸步入正軌,四月時電視中心首先購入一個批次共十台豪華版大屏幕電視,用於整理節目等工作。電視中心暫時屬於行政中心直轄,沒有商品化,市場售價288兩的豪華電視因為奢侈稅的關系,實際支出會少很多。

順帶一提,電視中心的初期運作資金也是玉劍山墊付的,屬於無息貸款,由於人口的關系,即使有某人提供的廣告收費策略,很長時間裏仍然不會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