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目標,鐵礦

從煤礦再次啟程時,是3013年3月12。

時間比計劃的晚一些,部分原因是靈月遮蔽陽光終於還是降低了氣溫,冬天的積雪太厚,厚到路上撿取受災城鎮的資源會很費時間與功夫。

另一個部分,則是為了不讓浮空石失能,臨時增加了一項實驗。

科研部弄出一種專門的動力爐,通過穿過土石層深入浮空石的鐵柱,直接給鯤鵬基地充能,然後通過各個點的抽樣檢測,和其他的山進行對比,看看能否提高其恢復力。

事實證明浮空石和鐵的親和力真是詭異的很,鯤鵬基地有了外部能量輸入,在解開鎖鏈後,混合能的恢復水平仍然很快和其他山拉開差距,到出發前,幾乎已經“滿血滿魔”。

可惜混合能的能量密度太離譜,耗煤1300噸花了二十天,只能為鯤鵬基地提高4%的混合能,而1300噸煤所產生的靈氣,幾乎兩倍於整個玉石峰利用聚靈陣和大鎖靈陣保有的靈氣總量(只計山體十五米內空氣中靈氣含量)。

帶著四座山、鯤鵬基地、浮空城,還有各種小些的飛石飛來飛去有點傷啊,給所有山峰、石頭都充能50%,就要耗費超過十萬噸煤和十個月的時間。

而實際所需的時間還要更多,因為未改造的幾座山有的地方厚度太大,大到都不能確定內部的浮空石能量水平,這時充能的時間需要從寬考量,負責充能的動力功率反而可以降低。

挖了鐵就去海邊,不能再浪了。

隨著對浮空石的進一步認知,本次從煤礦向鐵礦移動的線路經過了精心策劃。

浮空石總共只有近萬千米的續航力,而之前來煤礦的移動不是直線,總距離接近四千千米。鐵索的自然充能效率極差,經過主動充能實驗,也只有鯤鵬基地達到七成的水平,其他幾座山都恢復的很少。

按沈文劍最初的計劃,接下來除了鐵礦還要向東南移動,到海龍山的東邊停一站,主要是在合適的位置,為其他盟友投送一波充能器。

把木元靈石之外的充能器發下去之後,才是尋找新家,向南或向東移動到海邊,包含前面來煤礦的距離,總移動距離非常接近一萬千米。

現在對浮空石的研究還沒到拿一座浮空山實驗的程度,浮空石的大面積能量分布是否均勻也存在些疑問,這個移動量,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使部分浮空石失去浮力。

所以趁著做主動充能實驗時,沈文劍把各峰的長老和做戰術指揮的人員湊在一起,對挖鐵目標作出修改,並參照新拍衛星圖和未積雪時的衛星地圖對比重新擬定了精確線路。

玉劍山用八天時間從東邊稍微偏南離開牧區和雪山帶,移動到來時貧瘠帶的北方。

按精確路線,本次向東方偏南方向的移動,前後會靠近五個規模三千人到四千人的小鎮,和一堆村莊。

平均每移動三天,玉劍山就會停下來,撿些物資。

路上的魔物更強了,每天能集中的數量卻更少,單兵武器的高級法術仍然能造成傷亡,和限制同時接觸到防禦部隊的魔物數量。

在沈文劍的要求下,魔物較少的時候,幸存者的民兵部隊也拉出來參與了幾次防禦。

幸存者是普通人,他們不具備用法術在淩晨提高視力的能力,只能通過發射器和浮空巡邏平台的觀瞄具做微光和熱成像觀察。但這對他們是好事,熱成像和微光都不會過於直觀,有利於民兵們安全的向老兵和士官進化。

說起來他們能用上這兩種觀測辦法,還多虧沈文劍最開始弄熱成像的時候,鏡片部分就是液晶與玻璃,輸入鏡片部分的是電子信號,並不受普通人幹擾。

在修士的圍觀和保護下,民兵們平均每十發火箭彈才能造成一次直接命中,要不是這批火箭彈有設置五百米自動爆炸,戰果只怕是非常難看。

另一方面,具備彈道再修正能力的浮空巡邏平台固定式發射器,表現卻非常好,即使在魔物偶爾會反應過來進行閃躲的情況下,仍然能保障七成的直接命中率。

單兵火箭彈在兩次防禦中被證明命中率太差,雖然和民兵們因知識關系,彈道計算能力偏低有關,還是讓科研部把新火箭彈的研發提上了日程。

雖然從屁股的位置來看,很多修士都會反對給普通人配屬能夠威脅修士的武器,但為了對付越來越強的魔物,隨著普通人數量上升,遲早也要走出這一步。

劉香湘來掌門殿閑聊提起火箭彈改進項目時,沈文劍也出了把力。

“歪路就別走了,增加穩定尾翼和熱追蹤制導頭。”

“為什麽不早說!?”劉香湘脾氣見長。

沈文劍聳肩,簡單畫了個帶穩定尾翼的單兵火箭彈樣式:“早也沒機會讓他們看到火箭彈的缺點,我們畢竟要攻擊的是移動目標,而且很靈活。讓他們照著這個思路做風洞實驗,應該能省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