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擊與靈感

新年年會。

設計院和工程院是分開來開年會的。

工程院年會內容較少,沈文劍出了個壞招,讓工程院制作通用鈦合金結構材模具和高速鋼刀具模具,給制造局做精加工。

模具沈文劍自己提供了一部分圖紙,包含受力段螺栓、航天燃料艙內支架等等,都是以後火箭工程用的到的東西。

他使壞的地方在驗收部分,工程部只驗收加工誤差低於一微米的結構件,由於制造局普及的是十微米制程,預期會有95%的結構件會回爐重做。

也有獎勵,所有被科研部通過的結構件,參與制作流程的都會分一份獎金。

通過這種方式,相信經過一定時間,制造局會有一部分人把精度控制好。

不過還是那個理由,一微米精度通過人力實現,是需要天賦的,沒天賦的只能加工簡單結構時碰運氣。

不擴散一微米精度工藝,還是因為鈦合金結構件脫模後只能冷加工,就算科研部來做,也只能在遊標卡尺或其他自制器具的幫助下通過大量淘汰次品獲得想要的結果。

設計院年會的內容也只分作兩個部分,看起來任務不算重。

“今年的第一要務是做出土元靈石充能器,經過幾年的積累,現在不定期有三符文定式補充,我相信我們能做出一款實用的土元靈石充能器。”他頓了頓,確認大夥聽明白了才繼續,“土元靈石充能器項目就由劉工帶一半人做,如果今年有多余的時間,希望你們能順便看看其他幾種靈石再充能的開發方向。”

高工劉連山爽快的點頭應下,一點也沒有為難的意思。

“另外一半人跟我一起做氣球,為後續的項目搜集理論數據。”

“部長,氣球是什麽?”

沈文劍起身在黑板上畫畫,順便解釋:“我們的大地是什麽樣子的?天圓地方,或者是其他形狀,這個世界有沒有運動,這些事情的答案,都需要我們在足夠高的位置才能得到結果。大家應該知道,浮空陣法並不能無限制的飛高,所以我想用別的辦法試著達到更高的地方,它就是平均密度低於空氣的氣球。”

“部長,天圓地方不是理所當然嗎?”

沈文劍搖頭:“我需要的不是理所當然,是事實,是真理!就像你們剛進部裏時,理所當然認為加工精度高只是更好看點,現在呢?”

又有人舉手:“部長,依據部裏的氣壓理論,高空的氣壓很低,氣球就算再輕,它的平均密度也會隨高度提高被拉平,真的能飛很高嗎?”

“問的好,這才是我們需要軟樹膠的原因,有足夠優質的軟樹膠,氣球才能隨著氣壓降低而增大體積,且不爆炸,才可能飛到合適的高度。”

解答了幾個問題,設計院分人開工。

軟樹膠是現成的,氫氣也是現成的,沈文劍帶的氣球組在二月初就放了第一個氣球。

樹膠的質量還是差了點,第一個氣球在兩萬米左右就炸了。

這點高度金丹修士都能上去,只是不能維持太久。

把原料組的人拖來想辦法做出更有韌性的軟樹膠,沈文劍和幾個工程師想了些歪主意。

比如原本最大膨脹程度能到五十立方米的氣球只充八到九立方,勉強能帶動氣球和設備上升,低高度時以浮空陣法加快上升速度。

設備盒子裏包括長焦照相機、天線、高度/溫度數據監測器,以及靈石驅動的可遙控的小巧火焰噴射陣法。

二號氣球不負眾望,直接飛上了四萬米高空,在四萬三千米的高度爆炸。

實際數字顯示,浮空陣法在兩萬米高度能耗上升足足一倍,在兩萬三千米以上逐漸失能,三萬一千多米時徹底淪為靈氣散發器。

四萬米高空傳回的照片,讓大家很是驚喜,然而沈文劍看到時臉都黑了。

四萬米高空的照片已經能看到一片墨色的外層空間,按理說也能清楚的認知地表弧度。

現在的照片裏,地表雖有一定弧度,可是按此弧度隨便算一算,大地的半徑都能超過兩萬千米,他心中的行星概念瞬間就崩塌了。

半徑兩萬千米的巖質天體若是行星,引力場就有問題。

高重力環境下生物體會較小,那麽科研部的米尺和地球比也會同比減小,這樣一來側出的重力加速度應該非常大才對。

但現狀是科研部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僅有9.6米每秒的平方而已,比地球還小!

為了確保信息準確,氣球組很快又放了次氣球。

該氣球重新設計了新的以三符文定式為核心的浮空陣。

這次不以達到更高高度為目的,就在四萬米左右執行連續的大範圍拍攝工作,順便統計上升過程中的各種數據。

上升過程裏,三符文定式核心的浮空陣表現出更好的穩定度,在兩萬米高空只比地面的能耗提高了五成,可惜徹底失能高度仍然到不了四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