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再啟青苗錢(第2/2頁)

趙然點頭,又搖頭:“還是要把困難想足,把準備做充分,千萬不能大意。”

劉致廣道:“方丈說得是。因此,我和李管事商量過後,有個小小的想法,不知方丈以為可否。”

“說吧。”

“方丈在君山地區施行的青苗錢制度,是用君山地區承包的兩萬多畝田地的出息為本,實際上相當於方丈在用自家的銀子貼補農戶。是不是?”

趙然點頭:“的確是。”

目前谷陽縣並行兩套青苗錢制度,一套是官府運行的青苗錢制度,朝廷核定的年息為四厘。年息雖低,但農戶們是借不到的,錢都被縉紳和富商們以高息借走了。縉紳和富商們把青苗錢借走後,反過來以三成乃至更高的利率轉貸給農戶,其間的差價和縣衙、道院平分。這就是現行青苗錢最大的問題所在。

另外一套就是趙然的“慈善金”,名為“慈善金”,實則依舊是青苗錢。趙然同樣是從縣衙中借貸一筆高息青苗錢,但只以八厘的年息借給農戶,每年結算時,中間一成二厘的差價,則由趙然自掏腰包。

因為趙然的橫加插手,頓時令整個谷陽縣的青苗錢體制恢復了本色,農戶們有了可以借“便宜錢”的渠道,哪裏還會再去借“貴錢”?

谷陽縣的縉紳和富商們貸不出去“貴錢”,自然不會去向縣衙“借”青苗錢,縣衙的青苗錢便剩了下來,趙然就可以“借”更多的青苗錢。

因此,趙然等於從闔縣縉紳富商口中奪食,必然激起這些人的反撲,當年他在張雲兆、宋致元、孔縣尊的鼎力支持下,著實和這幫人硬碰硬幹了一仗。只可惜,在張雲兆打算全府推行之前,轟轟烈烈的青苗錢改革隨著他本人的遇刺而戛然終止。

事後趙然自己也暗自總結,感到自己步子邁得太快、邁得太大,都說摸著石頭過河,結果是石頭沒摸到,直接踩坑裏了。

其後趙然只在君山地區推行,這裏是他的地盤,農戶都是他的佃戶,土地都是他名下承包的,又沒有縉紳富商在其中阻撓,推行起來就十分順遂。現在想要在全縣推廣,自然而然不能像當年那樣行事。

所以,劉致廣說是和慈善金李管事商量,其實李管事的很多見解,則都來自趙然的反思。

就聽劉致廣道:“我以為,在君山還好,但若是全縣推廣,方丈再從自家口袋貼補錢息一事,便大大不妥了。一來恐被別有用心之人指責方丈邀買人心,二來每年幾千兩的錢息,方丈怎麽貼補得起?就算方丈貼補得起,將來怎麽推廣到別處?別處又有幾個如方丈這般為民著想、慷慨解囊之人?”

趙然點頭道:“那你們商議的辦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