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遊戲結束(第2/4頁)

空見禪師不予回應,只是竭盡全力催發體內佛元,並動用禁術激發潛能,使得四周的空間猶如模糊的水面般混沌一片,牢牢將篆顱皇困住,並出現無數道一閃即逝的細微裂痕,吞噬掉篆顱皇散發出來的真元,令他無法出招。

這才是摩訶無量伏魔圈真正的作用,利用這門神通倍增修為來攻擊敵人,只是衍生出來的戰鬥方式,其最初創造出來的意義,在於利用增強二十七倍後的修為困住敵人,並且每當敵人運起真元的時候,就用相同數量的佛元進行抵消,令敵人始終無法完成招式,包括極道真元也難以凝聚。

“困而不殺,真是慈悲為懷的佛門神通,可惜,縱然你有割肉喂鷹的覺悟,依舊喂不飽一頭饕餮惡獸,注定徒勞無功——中天紫薇,劍分經緯!”

篆顱皇扣動長劍,他沒有催動真元,只是釋放出浩蕩劍意,並在背後召喚出紫薇帝君的虛影。

諸天神君中,紫微大帝最為高貴,其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能呼風喚雨,役使鬼神,為萬象之宗師、萬星之教主、萬法金仙之帝王,上朝金闕,下領酆都。

紫薇帝君的虛影一出現,安歇環繞著篆顱皇的星辰便開始劇烈跳躍閃爍,速度驟快驟慢,甚至驀地憑空消失,又驀地憑空出現,原本連貫的運動軌跡變得斷續錯落,原本暗含玄機的排列一下子變得亂不可言,其中更有部分星辰在空間劇震中直接解體湮滅。

把握空隙,篆顱皇連忙催動真元運化劍招,由於時間緊迫,他沒有強行凝聚極道真元。

《六禦劍經》乃是天庭的鎮教經文之一,縱然非是極道,也有莫大威能,隨著劍招運轉,天地間的萬物都好像跟隨著長劍動了起來,篆顱皇手中普普通通的長劍仿佛掌控萬有,丈量經緯,勾畫大千。

長劍過處,更是有著雷霆風雲相隨,天地之間的各種元氣、罡煞也紛紛運轉起來,仿佛在突然間被賦予了生命與情感一般,在虛空中形成一個個天將神明的形象,諸天星鬥曜辰,無不臣服!

空見禪師再想壓制,已是遲了。

篆顱皇攜天地之力,一劍斬出,如同煌煌天帝,轉陰陽五行,化日月星辰,禦四季六氣,喜則和若陽春旭曰,怒則肅同霜秋寒雪,動則雷電風雲相隨,靜則日月星辰拱照,仿佛將個人的喜怒哀樂與星辰銀河的運轉規律結合在一起,以天地為筆,以元氣為墨,統禦萬象。

縱然借助摩訶無量伏魔圈,克制住了篆顱皇的極道真元,但即便拋開極道魔元,篆顱皇仍是天底下屈指可數的強者。

只見煌煌劍光斬破禁錮,追星逐月,反轉乾坤,把一片片星空打得紛紛破碎崩潰開來,撕裂魔訶無量伏魔圈,徹底斬滅空海禪師與空竹禪師殘留的印記,隨後一劍洞穿了空見禪師的胸口!

殘留在傷口處的劍意,注定他命不久矣。

但是空見禪師的臉上一如既往的平靜,他伸手一抓,之前安忍不動袈裟破碎時所化的點點佛輝被凝聚起來,形成一道佛印,彈指射出,落向遠方天際正在恢復傷勢的嶽鼎。

“你曾因佛緣修煉過《過去燃燈經》,而《大乘渡厄法》本是出自《現在如來經》,貧僧所學的《地藏大願經》則出自《未來彌勒經》,願你能統合三法,明悟過去、現在、未來之理,稱霸三世,唯吾獨尊。”

故意讓嶽鼎獨自領軍在外,對付魔族余孽,便是為了培養他在弟子中的威望,若是強行帶在身邊,反倒會被自家師兄弟三人壓住光芒,不宜他的成長。

空見禪師的苦心終見成效,明了後繼有人,即便自己往生,禪渡宗弟子不至於群龍無首,他徹底放下了牽掛,口念《地藏十輪經》,身軀漸漸消散,獻祭精氣神三元。

“佛為天藏大梵說二種之十無依行法。復謂雖是破戒諸惡比丘,猶能示導一切天、龍、人、非人等。能令諸有情睹其形相,而生十種殊勝思惟。故不得非法加害。佛復告知地藏菩薩,末世有十惡輪,帝王旃荼羅、宰官旃荼羅等,與破戒惡行比丘互為朋黨……”

每一滴血從他的身上滲出,就化作一尊佛陀,擋在篆顱皇的身前。

地藏大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等到空見禪師散去全身精血,只見萬佛齊現,怒顏朝宗!

破碎的星辰重新凝聚成星雲旋渦,或漲或縮,生生不息,時而收縮成一個若有若無的點,時而鋪天蓋地的膨脹開來,須彌可化芥子,芥子可納須彌,億萬星辰生了又滅,滅了又生,循環不息,往復交替,簡直無有窮盡。

“既然往生極樂,何必強留牽掛在人間!”

極道劍氣破空貫出,沖入雲霄,方圓百裏的雲層盡被攪動,旋轉成一個巨大的旋渦,天地元氣呈漏鬥形,從天際向地面轟然壓下,令方圓百裏之內都出現一種數萬米深海才有可能出現的恐怖巨壓,霎時碾碎了萬佛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