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太湖(第2/3頁)

洪荒天地間,能威脅到洪荒的,只有幾個聖人和混元,道門三聖,已經做出了榜樣,住都不住在洪荒,其他聖人和混元自然有樣學樣,在混沌深處護持洪荒。

伏羲、紅雲和高松,如果不是因為封神大劫,需要重建天庭,也不會滯留在洪荒,伏羲在太素天左近開辟了一個巨大的世界,紅雲則靠著禹馀天開辟世界,高松自然跟在元始聖人左近。

這三個巨大的世界,此時也遷徙了無數的人族進去,洪荒物種自然不缺,人族要站穩腳跟,還是需要不斷經營。

高歌神識掃過洪荒天地,又牽引了數億條靈脈過來,讓大湖勾連了億萬山脈,形成一個巨大無匹的聚靈大陣,長此以往,大湖靈氣匯聚,物種豐饒,慢慢會變成洪荒最堅固的中心。

這裏也是三教勢力的交匯點,有這麽一個大湖隔開,億億萬裏沒有人族居住,也有利於三教勢力的緩沖。

既然是交匯點,就有無窮的商機。

高歌突然想到靈都的未來,隨著崆峒祖庭退隱,靈都其實已經成了聯系洪荒各國的樞紐,但是,靈都地處洪荒東北,位置有些偏僻,卻是不如洪荒中央四通八達。

如果把靈都搬遷到這大湖之上,那幾乎不用擔心靈都以後會沒落了。

不過大湖沒有一座島嶼,卻還需要搬遷一些島嶼山峰過來,高歌剛要施展,又停下手,靈都的搬遷是個系統性的問題,需多方謀劃,仔細設計,不能做拍腦袋的事情,還是把這些事情丟給玉秦和其他人去操心。

高歌腳步一擡,離開了大湖,回到釣魚島,把靈都搬遷到大湖的事提了下。

玉秦神識一掃大湖區域,驚喜道:“大爺,你把大湖處的規則修繕好了?”

這不周山舊址大湖,規則不完善,從洪荒最強處,變成最弱處,所有修士都不自覺繞道而走。

可如今不同了,規則穩固,一個超大玄妙的聚靈陣慢慢聚靈,要不了多久,這大湖區域就會成為一個仙家福地,正是靈都的絕佳遷徙之地。

“我這就召集兄弟們商量,看如何建設這大湖。”

玉秦高興地轉身去找人,又停頓了一下,道:“大爺,既然你把這裏修繕好,就給它取個名字吧!老是大湖大湖的叫,容易混淆視聽。”

在人族占據洪荒之初,洪荒有無數的大湖,祖庭煩不勝煩,要求所有湖泊都必須取名,不得使用大湖為名,以免混淆。

倒是這個數千萬年來,人族足跡幾乎沒有涉及的洪荒中央,大湖之名一直留著。

高歌想了想,道:“那就叫太湖吧!”

“太!”

玉秦聽了,連連點頭,太即大,但只有地位尊貴的人,才能用太字,如太清,太一。

這不周山舊址的大湖之大,洪荒無出其左右,且為不周山原址,用一個太字,卻也恰當。

“好,那以後就叫太湖!”

玉秦匆匆而去,隨著大家修為精深,已經越來越少親自管理人族俗世事務,這靈都遷徙,也許是最後一件大事了。

待封神之後,玉秦等人都要進入混沌,展開自己的小世界,開始沖擊混元境界之旅。

到了這一刻,誰也幫不了他們,各人有各人的道,別人的道只能作為借鑒參考,絕對不能搬抄,否則,失敗是唯一的下場。

連鎮元子、金母、冥河等人都小心謹慎,明明已經觸及到了那個境界,卻遲遲沒有踏出最後一步,就可想而知,這最後一步有如何的風險,又是如何艱難!

至少所耗費的時間,必定是難以想象的長,兄弟姐妹之間,恐怕要許久許久都不能見面了。

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現在在一起做事見面的機會。

火漢、墨趙、火唐等都來到紫陽閣,聽了玉秦所言,也都覺得是件好事。

火漢道:“靈都本為庶務殿外圍,如果搬遷,得與祖庭的一眾長老協商一致,免得生了間隙。”

祖庭雖幾乎已經停擺,但是靈都依舊承擔著調節人族資源的功能,祖庭所在的許多族人,其實大部分已經在依賴靈都生活。

崆峒千億裏地界,生活著無數的人族仙道修士,當祖庭的年例慢慢減少的時候,他們依托靈都,不管是煉丹還是煉器,或者為某商行做事,修煉生活所需,還是沒有什麽短缺。

但如果靈都搬遷,絕大部分的商行搬到太湖,這些修士就失去了生活來源,嗯,是失去了修煉資源來源了,必定會影響到修煉。

所以靈都的搬遷,必須要把這其中大部分人也考慮進去。

玉秦點頭道:“我們先擬定一個大致框架,到時召集人族祖庭的長老,闡教、截教、西昆侖、萬壽山弟子等等,一齊商議,確定細則,然後才實施。”

眾人就靈都人口、商行、工坊、修道資源、架構設置、太湖環境等等一條條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