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從高起卻低徊

玄武,或者說都神君,現在既已跳出現世,那麽便不再是天地四神之一,其已然是超脫了這個身份。

不過因為其原來乃是道法表理,只要在大道之下,就不會因為少得什麽而有所改變。所以就算其跳脫出來,現世之中仍會有象征大道規序之一的玄武存在,以定住方位星屬。

只是就都神君自身而言,已是與此前完全不同了,可謂得於彼,而又棄彼。

張衍心意一動,都神君背後就有陰陽二氣沖起,這完全是隨他意念駕馭。後者本就是由他引入世間,現又超脫現世,兩者之間可謂氣意相同,而都神君所執道法又與他相互合契,兩者配合之下,看去鬥戰之能將是更勝從前。

不過畢竟沒有得以驗證,所以需得以神意推演一遍,若其中若有不妥之處還可加以改進。

於是他把神意一轉,入至莫名之中。

再度引出造化之靈正身已沒有必要了,那一絲力量僅憑他自身就能對抗,並不足以試出什麽來,所以這裏當另尋對手。

他心意一動,面前出現了數個人影,其等與閎都、相覺等人類似,卻又有些不同,神情漠然,看去並不存在絲毫人心人性。

這是他以此輩道法推算之後,演化出了其等巔峰之時的模樣,不過此輩真身卻並不見得一定是如此。

於一名大德而言,偉力完全與不完全終究是不一樣的,哪怕是一線之隔,也是天地之別,所以以此輩如今狀態,便是那造化之靈正身再度到來,想以單純偉力沖撞就把其等拿下,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當然,造化之靈也沒有拿出全部力量來,但他現在只為驗證功果,先用諸人近乎完整之時的道法一試,已是足夠了。

他心思一動,便令玄武主動迎了上去,而對面數人也是立刻做出了反應。

此輩每一人出手,都是以自身道法為牽引,目的只為消殺對手,不會對自身有任何顧惜,再加上彼此合力,鬥戰之能比真人只強不弱。

張衍在經過了多次嘗試之後,心中已是有數,見已沒什麽需要補足的,這才自神意之中退了出來。

這一番推算下來,他似乎隱隱觸動到了什麽,於是立起身來,在大殿之中走了幾步,忽然間,他眼眸一亮,一擡頭,望去億萬諸世之中。

以往他曾有過感應,道法演化,在於彼此爭鬥,正如大德偉力碰撞,也如諸大德與造化之靈之爭,更如演教與諸多道傳之爭,正是處處相爭,才使得他自身愈發迫近大道。

現在他道法比之前又提升了許多,卻也因此看到了更多東西,對於大道妙理的領會無疑更深入了一層。

確切一些來說,道法之間的爭逐之所以更能讓他們窺望到大道之法,這實際上是因為如此作為推動了大道轉運,這等行止也是稍稍貼合了大道本質,但距離真正大道仍是有所偏失的。

大道轉運無始無終,無由無果,無論你道法高明與否,只要不是到了至道唯一之境,那麽都是身落其中的。

所區別的是,居於上層之人,諸如大德之流,在大道長河之中能攪動起洶湧浪潮,而下層之人同樣身在其中,自是沒有高低之分的。

大德有道,造化性靈亦有道,後者為缺失之法,無論造化之靈還是諸位大德,都是欲求此道,誰人握持,誰爭上遊,此乃是決勝之機。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反而大德之道相較為之輕,性靈之道相較為之重。

大德彼此之爭直接省略了底層之變,這其實並不為大道所鐘,大道自身沒有喜好,但是逆道而行,還是順道而行,所得結果自是各不相同的。

以往只是一味向上求取,而忽略到了下層變數。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對於大德來說,下層隨意就可擺弄,哪怕諸有也可一力傾覆,那還有什麽必要前去關注呢?

然而下層既然同樣也是在大道之中,諸大德求取的又是完整大道,又怎麽能將之拋在一旁呢?

故他以為,無論傾向於哪一面都是不可行的,對雙方都需同等重視起來。

就在他思量之時,相覺等人對於虛寂之中陡然多出一尊大德,卻是十分驚訝。

表面上看,大德之位,完全是取決於造化寶蓮,若有人功果到了,又得了此物,那就可替繼上來。

可事實上並無這麽容易,並不是所有執拿寶蓮之人都可有所成就。

在相覺等人之前不是沒有借得此物,進而攀尋上法之輩,但除了現在存在的這些大德之外,其余人都是迷失在了大道長河之中,再也不得出來了。

微明略作思索,道:“這位道友當便是適才我感應有異之時,成就煉神那一位了,從此前看來,其人應該是玄元道友扶持而出的,不過能成大德,卻也是出乎意料。”

季莊辨了一辨,言道:“這位道友道法獨特,既非異類,亦非人修,倒像是取了大道一端,表而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