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昆侖.太古(第3/9頁)

不管是在昆侖裏還是在這裏,有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謝小玉的心頭——為什麽他能進去?為什麽他能回到太古?太古之時的那個他到底什麽身分?和他是什麽關系?

那絕對不是奪舍,謝小玉有九成的把握那是他的前世。

這樣一來,又有一個疑問了。

謝小玉聽木靈說起過,人的魂魄是有壽命的,頂多幾十萬年,哪怕修成元神也一樣,不可能超出這個範圍,想更長久,只有與道相合,成為道的一部分。

而謝小玉的前世在太古之時照理說早就該身死道消、魂飛魄散,徹底化為虛無,為什麽還能夠在數百萬年之後輪回轉世?

如果只有謝小玉一人或許還解釋得過去,但是在他之前至少還有一個人進入過昆侖,裏面必然有某種說法,十有八九和因果有關。

《天視地聽》不短,前前後後有六千余字,考慮到這群人的底子差到極點,可能看著功法都不會修練,謝小玉幹脆好人做到底,加了一大堆注釋。

謝小玉在這方面很有經驗,他教過李光宗、李福祿和那幾個愣子,教過王晨、吳榮華等人,還教過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面對這些沒什麽底子、剛剛入門的修士,遠比其他人有經驗得多,他甚至還寫了幾種方便修練的捷徑,如果這樣還不成,那他實在沒辦法了。

等抄寫完成,墨跡晾幹,在旁邊翹首以盼的老者眉開眼笑,拿著這篇功法去找其他徒弟。

這邊事了,謝小玉估計昆侖裏面的那個“他”恐怕已經休息夠了,他不再浪費時間,盤腿坐好,運起《大夢真訣》。

片刻的工夫,謝小玉再一次回到太古之時。

一切都如同夢境一樣,看到的東西總有些朦朦朧朧,不是很清晰,好在謝小玉一直修練《太上感應經》,對這種狀態已經相當熟悉。

謝小玉沒有急著出去,上次他實在太莽撞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以至於這具身體支撐不住,他不能再重蹈覆轍,必須勞逸結合,該休息的時候得休息,除此之外,他還得好好想想下一步怎麽辦。

謝小玉要找祛除那道神念的辦法,但他總不可能冒冒失失跑到一位長老面前,直接告訴對方他是從後世來的,碰到一點麻煩,需要他們幫忙,對方不把他當作瘋子也會當作傻子,他得編一個說得過去的謊言。

謝小玉突然覺得很可笑,他都快變成謊言大師了,騙了後世騙前世,走到哪裏騙到哪裏。

除此之外,能進入昆侖是天大的機緣,謝小玉覺得盡可能多撈一些好處。

首先謝小玉想到的是功法,太古之時的功法大多粗淺,但是別有奧妙,就拿那位前輩得到的初版《混元經》來說,能讓一個資質普通、缺乏指點、又沒什麽資源的人修練到道君境界,這就很不容易。

謝小玉也有一部從太古之時流傳下來的功法,那就是《大夢真訣》,這部功法有夢中演法的奇效,不是後世的功法所能比擬。

這件事也不簡單,謝小玉甚至連那些長老說什麽都聽不懂,就算將功法放在他面前,他也聽不懂、看不懂。

除了功法之外,另外一座寶藏就是四處可見的大道痕跡。

這是太古之時的修士最幸運的地方,大道顯露,只要睜開眼睛,大道無所不在。

太古先民的強大遠遠超乎謝小玉的想象,不說那些長老,就算是一般的武者,實力也相當恐怖,他們一拳打出,隱約間和大道契合,隨手一擊就可以撕裂空間,這在後世根本無法想象。

太古之時的人族雖然如同五、六歲的小孩還顯得稚嫩,卻得天獨厚,如同出身王侯之家,長在繁華都城,有鴻儒傳授知識,所以小小年紀就已經博聞強識;而後世的人族則如同生在山溝,長在大漠,常年不見外人到來,消息閉塞,活到七、八十歲也仍舊見識淺薄。

有幸回到太古,謝小玉覺得不能白來一趟,也不能像那位前輩一樣撿了芝麻丟掉西瓜。

將所有頭緒全都仔細理了一遍,謝小玉總算有了主意。

對一個不熟悉山林的人來說,打獵不如布設羅網,前者需要膽量、勇氣、體力和技巧,後者只要耐心。

出了山洞,謝小玉信步而行,尋找著合適的地方。

一圈轉下來,最終謝小玉選擇一片突出的石台,因為從山腰上下來,必然會經過這裏,那些長老肯定會注意到他。

接下來,謝小玉要做的就是修練。

看著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謝小玉回想著陳元奇說過的悟道步驟。

練氣、真人、真君、道君……這種區分境界的方法是遠古後期提出,因為那時候大道已經不顯,想感悟大道沒有以前容易。

練氣自然用不著解釋,就是練那一口真氣,而接下來的兩個境界為什麽叫“真人”和“真君”?何謂“真”?真就是本質——修練的本質、力量的本質、這方世界的本質,也包括自我的本質,沒找到,就是真人;找到了,就是真君,明白了自我的本質,所以能神魂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