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約(第2/7頁)

“你還忘了一點。”宮主提醒道。

姜涵韻微一遲疑,立刻明白師父指的是什麽。

“佛門?”

宮主微笑著點了點頭。

姜涵韻喜道:“我確實疏忽了。既然是一個年輕和尚帶走他全家人,不管那個和尚是他同夥,或者就是他改扮,他的藏身之處肯定和佛門有關。”她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應該不會在萬佛山,那裏人多眼雜,如果是我,肯定會找一個鬧中取靜的佛寺。”

“你暗中查一下,不過別讓其他人知道。”宮主吩咐道:“我會警告其他人,這件事絕對不能泄漏出去,現在只有我們知道他和他妹妹來過。”

兩個人都明白,她們能分析出這麽多東西,其他人肯定也行,普天之下聰明人數不勝數。

七、八十裏外的一座山頭上,一個天然形成的洞穴中,謝小玉和小釵就躲在裏面。洞口前面懸浮著一個直徑五、六丈的巨大圓盤,這個圓盤微微凹陷,就像一口淺底大鍋,鍋口正對著翠羽宮的方向。

擁有天視地聽的能力,再加上這件算不上法器的東西,謝小玉的耳朵雖然沒順風耳那樣神奇,卻也能傾聽百裏之內的一切動靜。

“哥,有必要這麽在乎她們嗎?你不是說天底下並非只有翠羽宮一家女修門派嗎?”小釵在一旁有些看不懂。

“傻丫頭,那只是氣話。天底下確實不止翠羽宮一家女修門派,但是翠羽宮絕對是最好的女修門派,其他的女修門派大多是某個大門派的附庸。”謝小玉無奈地解釋道。

還有一句話他沒對小釵解釋——那對師徒確實捏住他的短處,他沒有別的辦法和洛文清取得聯系。

聽到那邊沒了動靜,謝小玉將圓盤收了起來。

這東西只是一層銀膜,薄如蟬翼,收起來只有核桃大小,將這東西往納物袋裏一塞,謝小玉卷起小釵朝著姜涵韻飛去。

那對師徒已經猜到他的行蹤,他就沒必要藏了。他還怕姜涵韻東問西問引起別人的懷疑,暴露他和他一家的行蹤。

兩道遁光在半空中相遇。

姜涵韻一看到一男一女朝著自己飛來。她是一個七巧玲瓏的人,立刻猜到是怎麽一回事。

被天意選中之人,有任何神奇的能力都不會讓她感到奇怪。

兩道遁光會合在一處,朝著旁邊的一片山坳落了下去。

“你根本沒有遠去,一直躲在暗處偷窺。”姜涵韻搶先說道:“如果我猜得沒錯,你來這裏之前已經找好退路,所以連我師父和幾位師叔都沒看出你往哪裏走。”

謝小玉沒立刻回答,他打量著眼前這位少女。

姜涵韻算不上美女。她的眼睛有點小,嘴巴稍微大了些,額頭太高,論長相比起綺羅肯定差遠了。可不知道為什麽卻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讓人不由得心生親近,怪不得洛文清會為之著迷。

好在謝小玉並不是一般人,論心性,他比洛文清強得多,甚至比一些修練年久的人都強。所以他很快就收斂心神,稍微思索一下後,答道:“我走得比你想像得要遠。不過你有一點沒猜錯,我確實在觀察你們的反應。我知道那塊玉佩沒到你手裏,其中肯定出了什麽意外。”

簡簡單單兩句話,這兩個人卻各逞心機,暗地裏鬥了一番心眼。

姜涵韻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吃準謝小玉有求於翠羽宮,所以不肯走遠。

謝小玉回的話也頗為奧妙,先說比她想得要遠,暗示他未必在乎翠羽宮,同樣也暗示他有辦法監視她們,還不被她們察覺。最後提到那枚玉佩,既是提醒姜涵韻她們有錯在先,也表示他並不在意,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

姜涵韻這般聰明伶俐的人怎麽可能聽不出來?她嫣然一笑,不再耍心眼,直接問道:“外面傳聞大劫將至,是不是真有此事?”

“知道此事的那些大門派全都守口如瓶,怎麽可能有什麽傳聞?”謝小玉並不正面回答。不過他這樣說,等於是承認了。

不等姜涵韻再次開口,他搶先問道:“我想知道之前到底怎麽回事?誰想對付我?九曜、璇璣、碧連天、北燕山這幾大派難道壓不下去?”

姜涵韻早知道謝小玉會問這個問題,輕嘆一聲,說道:“當然壓不住。現在知道大劫將至的門派少說有百來個,這還只算道門,至於佛門那邊更說不清楚了,就是他們在興風作浪。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門派並不知道大劫之事,只是盯著你手上的劍宗傳承,被人一煽動也就跟著鬧了起來。”

謝小玉確實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他對道門多少有點寒心。

“哪些門派最為活躍?”他問道。

謝小玉並不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以後有機會的話他肯定會報復。再說,如果他知道是哪些門派,也可以好好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