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門(第4/8頁)

不知道過了多久,那顆舍利變成黃豆大小,散發的佛力已經微乎其微。

謝小玉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瞳孔變成詭異的琉璃色,裏面也是光華流轉,身體四周同樣籠罩著一層琉璃色的火光,火光卷動間,隱約可見裏面無數金花閃現,更有一片片金色雲霧忽生忽滅。

“阿彌陀佛。”他雙手合十,口誦佛號。刹那間,很多以前沒想通的佛理變得清晰明白。與此同時,他感覺冥冥中仿佛有什麽東西召喚著他,從那個方向還傳來陣陣梵音和禪唱。

在這座悠閑的小城裏,時間過得很慢,日子一天天過去,謝小玉仍舊深居簡出,每天也就出去蹓跶一圈,順便蔔上一卦,之後就回到家裏,鉆進地洞中繼續修練。不過外人絕不會知道他不在房間裏,如果有誰趴在他家墻頭上往裏面看,只會看到他坐在窗前,手裏拿著一本書苦讀。

當初他裝書生就是為了這樁好處,書生可以閉門不出,絕對沒有人會懷疑。

這天清晨他剛剛出門,就看到一隊車馬浩浩蕩蕩沿著大道而行。這是一支規模很大的車隊,有三十幾輛大車,每輛大車上全都裝滿東西,不過車轍並不深,上面裝的只是布匹之類的東西。

謝小玉一開始沒怎麽在意。

這裏臨近邊關,再往北就是塞外草原,那裏是羌狄聚居的所在,所以這裏每天都有商隊經過。商隊將布匹、絲綢、茶葉、瓷器之類的東西運往北方,然後從羌狄的手裏收購皮毛、羊絨、藥材等物,一趟跑下來,獲利少說三到五倍,只不過一路上不但辛苦,而且兇險。

他連忙退到路邊,打算等隊伍過去之後再說。

這時,突然他聽到一陣鶯鶯燕燕的聲音:“小姐,你看那是什麽?看起來好漂亮。”

那聲音異常耳熟。

謝小玉猛地一擡頭,只見一輛大車上,一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鬟正大聲嚷嚷著。

不只聲音熟悉,連臉形也顯得那樣熟悉,像極他的小妹。

謝小玉有一大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卻只有一對。妹妹是家裏的老麽,比他小三歲。他最後一次看到小妹的時候,小妹只有十歲,因為他常年不在家,所以和他並不親近,甚至還躲著他。

謝小玉異常驚喜,正打算過去相認,但是跨出幾步之後頓時想到不妥。此刻連他自己的情況都不太妙,如果貿然相認,反而會害了家人,還不如搞清楚家裏人的狀況再說。

有了這個念頭,他隨手拉住一個行人問道:“這是哪家商行?”

他住在這裏已經快一個月,和這裏的人也算熟悉,所以被拉住的那人並不在意,隨口答道:“你連這個都不知道?那是晉元數一數二的大商號裕泰行。”路人朝著正中央的馬車一指:“車上的胖子就是裕泰行的老板,齊四海齊大老爺。”

謝小玉當然不可能知道裕泰行。身為修士的他怎麽可能在意一家世俗中的商行?別說商行老板,即便朝堂之上的重臣甚至當今皇上,在他們眼裏也只不過是螻蟻。

他只知道家裏的狀況不太好,否則爹不會讓最小的女兒給別人做丫鬟。

小妹懂事的時候,他已經進了元辰派,家裏的狀況也已經變好,所以兄弟姐妹裏,只有他的兩個弟弟妹妹沒有吃過苦。在他記憶中,每年春節他回家,父母、兄長都把他當客人看待,反而小弟和小妹更像他們的孩子,異常鐘愛。

不過他家的情況並不至於太壞,頂多就是打回原狀,守著幾畝薄田糊口,否則小妹不會像現在這樣。

在他記憶中,小妹的心地不錯,如果家裏過得艱難,她肯定會想辦法周濟。家裏有一大堆人,一個丫鬟能有多少收入?整天為錢發愁的話,小妹怎麽可能仍舊像現在這樣活潑?

知道家裏的情況,謝小玉頓時放下心來。

既然找到小妹,那麽其他人也都等於找到了。

這個商隊在城門口停了一下,補充水和幹糧,再喂飽拉車的馬匹之後,就上路了。

看著商隊遠去,謝小玉轉身回到房間裏。

他停留在這裏就是為了等待家人,現在終於有了線索,就沒必要繼續待下去。

不過離開之前,他必須將住過的痕跡全部抹掉。

只見他猛地一跺腳,地面就像活了似的不停蠕動起來,底下的密室迅速坍塌,被四周的泥土填沒,直到地上看不出一絲異樣的痕跡,他才停止施法。

離開之前,他還不忘在窗台底下點燃一炷香。

這只是普通的線香,但是上面施了禁制,燃燒得很慢,子夜時分燒完,然後引發大火,將這幢茅屋徹底化為灰燼。

做完這一切,他閃身從後面的窗戶飄了出去,瞬間變回自己原來的年紀,不過臉稍微改了個模樣。

隨手一抖,又將洪倫海藏身的那口丹爐變成一個花布包袱,扛在肩上就朝著商隊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