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劫之兆(第2/10頁)

到了那裏之後,麻子鉆進土中,一會兒工夫他又冒了出來,已經挖好一個可以藏身的洞穴。

這次他很正經,挖的洞可以藏四、五個人,正前方同樣也有一道縫隙,而且縫隙外還有一叢矮樹,絕對是一個極其隱秘的觀察點。

重新將陽燧鏡裝好,麻子迫不及待湊過去看了起來。只看了一眼,他的臉色就變了。

謝小玉擠開麻子,將眼睛湊到孔前。瞬間,他的臉色也發白了。

山谷中央確實豎著一尊神像。那位神長著四顆腦袋、六只手臂,外表倒不顯得惡形惡狀,和那些六、七顆腦袋、幾十只手臂的神魔比起來,這位還差得多。

“是婆羅賀摩,萬魔之祖。”謝小玉的嘴唇微微哆嗦著。

“我知道那麽多土蠻是怎麽冒出來的了。婆羅賀摩最擅長的就是無中生有,而且在三位魔祖裏最隨和,號稱有求必應,那數以百萬計的土蠻應該就是他的傑作。”麻子在一旁分析著。

“我不相信有那種神通存在,就算有,現在天地隔絕,婆羅賀摩也沒辦法打破天地間的隔膜,插手這個世界的事。”謝小玉否定麻子的說法。如果魔祖的力量這麽容易降臨,魔門也不會被佛門取代。

“不是沒辦法。在魔門之中,以一化十、以一化百的法術有一大堆,什麽滴血分身、赤屍分身、肉骨分身……這些法術都要分魂裂魄。滅掉一個分身,施術者就不能再入輪回,只有這些不懼生死的土蠻才敢這麽幹。”麻子已經將前後的線索全部串聯在一起。之前他就覺得不對勁,那些進攻戊城的土蠻不但實力弱,連魂魄也孱弱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我也明白,問題是,滴血分身那麽容易修練嗎?”謝小玉透過陽燧鏡眺望著遠處,冷冷地問道。他想得比麻子深遠得多,所以臉色才會這麽難看。

麻子被問住了。

分身類的法術沒有一個簡單,想修練最起碼要真君境界。

“你的猜測呢?”麻子知道謝小玉肯定猜到了些什麽。

“神道,是消失萬年的神道死灰復燃了。”謝小玉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頰。他能夠感覺到自己臉上的冰冷,額頭還有微微的虛汗。

“神道!”麻子的臉色也白了。

這絕對是讓人心驚肉跳的字眼。

佛門、道門、魔門、旁門教義各自不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那就是透過修練追求個人的解脫,所以才有修士這一說。

神道就不一樣了,那完全是另外一個體系。這些人不需要修練,只要召來一批善男信女,讓善男信女們信奉自己,時時刻刻口誦他們的尊號,他們就可以擁有神通。

這一套東西是從禱告、祭祀演變而來,而祭祀、禱告這類儀式源遠流長,太古之時就有人祭天地、祀鬼神。三千大道之中有祭拜之道和信仰之道,佛道魔旁四門之中也有相應的法門。

所以神道絕對不是什麽邪道。

問題在神道需要大批信徒,而且只能信我,不能同時信奉旁人。這樣一來,信徒就成了修神道者的私產;再加上神道無需苦修,也不講資質,只要信徒眾多,自然神通廣大,自然受到世俗君王的青睞。

一開始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漸漸地,修神道的君王開始互相兼並,弱者被吞,強者越發強橫,最後只剩下五位最強的君王。這五個人自稱神皇,每個人都到了舉步飛升的境地,所以無需繼續兼並。

這時候,神道的缺陷就顯露無遺。五位神皇能夠達到那樣的境界,是靠億萬名信徒維系著,他們一旦飛升,再也無法插手人間之事,那些信徒肯定會改信他人,他們立刻會被打回原形,所以他們不能飛升,也不敢飛升。

這五個人各自做出不同的選擇。一個人最先轉入佛門;另外三個人有樣學樣,不過他們改走道門,原因是他們看到轉入佛門的那位神皇進展非常緩慢。

百年之後,三位神皇相繼飛升而去,轉入佛門的神皇仍舊苦修著。

最後一位神皇沒打算這麽做,他有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他想獨占天下,建一座永恒不滅的地上神國。

當那位轉入佛門的神皇成就羅漢果位,舉步飛升之後,他終於動手了……

這就是萬年之前天地大劫的由來。

大劫過後,“神道”就被視為災難的根源,成為各大教最為忌諱的東西,一旦發現“神道”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各大教立刻會全力撲滅。

“麻子,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對不能再讓第三個人知道。”謝小玉轉瞬間就想到其中的利害。

“你擔心各大門派知道這件事之後會殺我們滅口?”麻子問道。

“不是殺我們兩個人滅口,而是將天寶州的人全都殺光。”謝小玉想到的結果遠比麻子的猜測可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