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機緣(第3/8頁)

這樣的殘本,殘缺部分在中間,而且非常分散,嚴格說來一點價值都沒有,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有些看不透。

猶豫了半天,他還是決定買下來。

回到牌樓已是傍晚時分。

早早吃過晚飯,李光宗把那幾個決定跟他去礦山的同鄉都叫了過來,除此之外,還有戲子和二子,這兩位都是他的好兄弟。

李光宗的心腸不錯,卻不是濫好人。其他人想修練可以自己看書,在這方面他不吝嗇;但是想讓他指點就不可能了。

他把這些人召集過來,是請謝小玉將《力士經》講解一遍。

李光宗最清楚其中的差別。

有人講解和沒人講解完全不同,再粗淺的功法,在他這種人眼裏都高深莫測,根本別想琢磨透徹。

謝小玉也沒拒絕。反正《力士經》全篇只有三千多字,內容平凡樸實。

只用了一個時辰,他已經將通篇解釋一遍,其中包括真氣運行的路徑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等他講完,李光宗在一旁惴惴不安地問了一句:“我們這些人有沒有練上去的希望?”

“當然有。”謝小玉相當篤定。“我特意推薦《力士經》,就是因為這部功法最適合你們。白天你們下礦井挖礦的時候,就可使用《力士經》,可以增加力氣,同時也在練力。晚上你們回來打坐練氣,同時恢復體力,相輔相成,一點時間都不浪費。別的功法絕對沒有這樣的好處。”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

修練《力士經》不要求資質,也不需要什麽資源,只要持之以恒,最適合這幫一根筋的家夥。

“你們全都盤腿坐好,我幫你們打通經脈。”李光宗朝著其他人說道。

包括戲子和二子全都照著做了。

“你要幹什麽?”謝小玉驚問道。

“我幫他們打一道真氣進去,疏通經脈。如果沒人幫忙,他們至少要花上三年五載才能靠自己打通。”李光宗連忙解釋。

“這樣入門確實容易,但是卻難有進一步的提升。”謝小玉很清楚其中的優點和缺陷。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揠苗助長、竭澤而漁的做法。

“我們哪裏顧得上那麽長遠?再說,真能修練有成的又有幾人?”李光宗苦澀地說道。

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他們想的是盡可能多一分實力,為的是更容易活下去,而謝小玉的眼睛則盯著頂上。

“也好。我幫你一把,我動手比你合適。”謝小玉已經想通了。

打通經脈也有巧勁、硬幹之分。他動手的話,是引那些人自己的氣沖開穴道,疏通經脈,留下的痕跡輕得多,以後還有辦法補救;讓李光宗硬來的話,這些人恐怕會廢掉一大半。

打通經脈不難,完全是耐性。等到最後一個人的經脈被打通,一輪鉤月已經升到房頂。

讓其他人繼續打坐,謝小玉回到自己的房間。這原本是二子一家住的地方,現在騰出來給他這位高人住。

關上房門和窗戶,他掏出那部《感應經》,仔細研究起來。

將經文從頭到尾通讀兩遍,他可以肯定這不是假的東西,但是他總覺得有古怪。整本經書分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經文通暢易懂,另外一部分卻晦澀難明。

謝小玉點起油燈,從床底下翻出一塊泥硯、一枝禿筆、半截殘墨和幾張黃紙。

紙是二子從藥鋪裏拿回來的,散發著一股濃重的藥味。

他用小楷在紙上抄錄起經文,不過並非通篇抄錄,而是把那些晦澀難明的段落挑了出來。

只抄了半張紙,他就看出其中的蹊蹺。

這些段落只要調換一下順序,就可以拼湊組合,變成一篇獨立的經文。

經文不長,前前後後才一千五百余字,用詞異常精練,所以拆開之後晦澀難懂。

這上面記載著一門奧妙玄奇的劍修秘法,雖是劍修,卻蘊含佛理,名為《六如法》。

六如是佛門的說詞,分別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指一切短暫、虛幻、不真實的東西。

佛門一脈大多不假求外物,所以這部劍修秘法練到大成之時,根本無需用劍,揮手之間殺人於無形,完全超出劍術的範疇。

通篇看完這部功法,謝小玉心中狂喜。

他的機緣到了。

身為一個修士,最大的夢想就是得到一部好功法。

雖然丹藥和法器也很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功法。

他以前修練的《紫府天箓》很普通,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借助本命法器修練。人養法器,法器也反過來養人。可惜發配來這裏之前,那件法器被門派收了回去。沒有本命法器仍是可以修練,只不過速度慢如蝸牛。

在他的計劃裏,原本打算先到礦山做一段時間苦力,弄點材料,自己煉制一件法器,重新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