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至上之仁(第3/3頁)

“山雞,眼下我又告訴你,除去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所鐘之情、太下不及情這四種情況以外,還有一個種情況。”

“便是至上之仁。”

他不理會那照夜君,又開始講法。於是群妖便安靜下來。照夜君的嘴唇動了動,似是要再說話。但終究意識到這李雲心實力強,口舌更強。便暫捺住了性子、在心中冷笑一聲,站著不動了。

“天地不仁的境界,無人能企及。而那聖人不仁的境界,也不是可以通過追求而得到的。”

“聖人胸懷萬物,不因一己好惡而有偏私。這種境界,若要去試著做,便已不是聖人了。既心存欲念,便終究有了好惡傾向,而非真正以天下為公。但此類人也算人間道德楷模,並無可指摘。”

“也的確又有極少的人,不為自己的喜好,不為自己的欲念,只為他人謀利。可此種人修為境界有限,不曾窺知天下全貌,難說究竟會一以貫之,還是在日後變了心性。”

“真正有太上修為的,如今天下只有兩者。我不曉得鵬君是否是太上不仁之境,但曉得我不是。我有好惡,有私欲。這樣的人,因私欲而胸懷天下、又有真正能夠胸懷天下的本領,是為至上之仁。”

“我今天,便同你說說這至上之道。”

李雲心嘆了口氣:“可若要說這事,便先要將客人的來意問清楚。照夜君,鵬王叫你來此何事?”

照夜君笑了笑:“龍王該很清楚的。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先前聽說龍王往海裏去了,我家鵬王便覺得,他既是中陸之主,那大洋便讓給你。從此大家各自相安無事,也少了無謂的沖突。”

“可如今龍王又回了陸上,且聚集妖魔在此築城。便鬥膽問龍王,此為何意?”

四下裏靜悄悄。

李雲心只一笑:“至上之道,既也胸懷天下,就總該為蒼生尋個去處。既有好惡私欲,也會為身邊人尋個去處。這渭城,便是我身邊人的去處。至於築城這件事,則是這裏一幹妖魔和凡人自己的善緣。他們在這城裏自得其樂,便也是我的善緣。”

“你家鵬王既是太上,該清楚這一點。去問他吧。”

照夜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又冷笑:“那麽除去這一城的事情不論——龍王又扶持了人間帝王打壓妖王,欲稱霸中陸。此事怎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