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3/3頁)

他覺得有極大的可能,是“燃料”。

依著這個假設,他想——

他所見的雲山內部有許多巨大管道。管道之中還有各種類型的地貌、植被、生態環境。其間更有些珍稀或者常見的物種……這些是否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生態圈,或者類似或亞方舟上的那些要被帶走的動物?

如果雲山是一個巨大的飛行器,那麽那些降臨的天人都躲在雲山裏就變得可以解釋了。他們打算用雲山,離開這個世界的麽?

四萬年前,雲山與龍島、蓬萊、瀛洲、方壺,組成一個通訊系統,向太陽系的邊緣發出信息。那是否是在求援?

其後來到的陳豢、謝生,是否就是收到了求救信號的那個世界派遣來的使者?

但陳豢在日記中流露出某種傾向——她原本躊躇滿志地來到這個世界,打算解決問題。可見到了雲山上那些降臨者的所作所為之後,迅速對他們失望、不滿,最後竟與他們形成了敵對的勢態!

這一點,是否可以解釋雲山上的那些長老們對謝生、對從前的自己的態度?

那個世界派遣來的救援使者,本該是他們急於得到的重要的人。但長老們的態度卻冷冷淡淡,仿佛是“你送上門來,我就要你。不然,我們也懶得花太多的心思去找”。

是否因為有了陳豢的前車之鑒,他們產生了排斥的心理?

但,處於絕境中的人——譬如眼下的琴君——是沒什麽資格去排斥、抱怨的。他們會抓住一切的機會。而長老們如此態度,是不是也意味著……他們認為可以有某種方法,不依靠“那個世界”的幫助,就離開這即將遭遇大劫的世界?

那麽另一個問題。以“那個世界”的來者的超然態度,以陳豢成為畫聖之後所表現出的性格,他們似乎都不是那種同情心泛濫的人。陳豢該不會是因為天人對於這個世界的“古人”的殘暴態度而心生芥蒂。該是有旁的事情,叫她產生反感。

這個“旁的事情”……或許也同幽冥有關的吧。

“大人物”們都將目光投向幽冥,連疑似歷史上頭兩個下界的天人都跑過去了,謎底,也應該就在那兒。中陸世界各方的勢力糾葛該只是幽冥當中正在發生的大事在外在表現形式,他如今該做的,是不再花太多的心思去想中陸的事,而是搞定幽冥裏的事,那麽所有的疑團都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