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疑雲密布(第2/3頁)

如今他到了東海,便將這圖補到東海。

而之前與九公子說話,說到“世間處處是陷阱、海外也不例外”的時候,心裏就忽然想起這圖來。

他說陷阱的時候,想的其實是中陸上的地穴。等他說了第二句,心中忽然生出一個念頭……在海外,在東海上,會不會也有所謂的地穴?

之所以生疑,還是因為另一件事。那件事看似與他如今的想法毫無關系,但實際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是一樁自他身在洞庭時就懸而未決的舊案。

渭城一役之後,昆吾子追他到洞庭邊,睚眥也出現了。睚眥手持神龍令,聲稱是真龍叫他來取龍魂。

但洞庭君卻說其中有詐。他對李雲心說,龍九子螭吻就是解除洞庭封印的鑰匙。有龍九在,壓根不需要睚眥來解什麽封印、取什麽龍魂。由此他才覺得是龍二矯詔、覺得真龍那邊的情況不妙,去了龍島。

後來李雲心與龍二相處,也覺得那事是龍二自己搞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拿到龍魂,叫他自己變強。然而後來又慢慢意識到……該不是如此。通天君睚眥自始至終沒有對龍魂表現出一丁點兒的興趣,反倒與琴君搞了一出大戲,要用諸多妖魔的魂魄令自己變強。

其中緣由之前知道了——龍魂到了身子裏,弱的一方會被強的一方慢慢煉化。最終被煉化了的也會影響煉化的,總之是本體不那麽“純凈”了。

再往後,傳言洞庭君被殺死。真身被東海水族吃了三天三夜。

那麽問題來了——

如果不是龍二睚眥自己矯詔去騙龍魂,那麽當初是誰叫他那樣做的?

傳聞洞庭君被殺死分吃……但如今李雲心身在東海,又與東海龍王過了幾招,可從未聽他說過那件事。

洞庭君是陸上的玄境大妖,若真死在這兒了,東海君這種對陸上的人或事極有興趣的人,怎麽可能一字不提呢?

李雲心由此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漏掉什麽重要環節——在沒有考慮到這個重要環節的情況下,他在心中已經構建好的、關於如何解決這東海問題的謀劃卻沒什麽破綻之處……

這可有點兒不妙。

有可能意味著,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又是在別的什麽人的戰略中了。

於是在這六天的時間裏,他做了兩件事。一是在兩天之內滅掉了六個真境海妖、一個玄境海妖的巢穴,將其中總計四百四十六個妖魔一一拷問,問是否知道有陸上大妖在海上被殺的事情。

結果是都知道——即便這七個妖魔的巢穴位置離得很遠,方位也各異。不但妖王知道,就連什麽剛剛化形、話都說不利索的小妖也知道。

“聽說某某去吃了”——李雲心就去問“某某”。“某某”自然桀驁不馴,於是滅之。得知“並沒有,但聽說某某的確去吃了”——於是又去問另一個“某某”。

到頭來——其實沒有一個當真吃過那玄境大妖的肉。傳聞中“東海群妖吃了三天三夜”的事,似乎也只在傳聞裏。

如此一口氣幹掉了這七個妖魔,他終於可以認為——洞庭君可能未死。

有人在故意在東海上放出消息,叫所有人都知道,陸上來的玄境大妖洞庭君,被真龍不費吹灰之力地斬殺了。

為什麽?誰?

余下的四天,則又做了另一件事。在海上找可能存在的、如陸上的“地穴”一般的東西。

天下氣機已被他搞得大亂,本是不可能找得到的。但此前東海君分一個身來他面前送死,被他給封在畫中了。東海君與整片東海的氣機密不可分,將他的分身封了,自然也就略微摸清了這片海洋的氣機走向。因此即便千難萬難,他也慢慢地找到了脈絡。

最終……

找到了一處“海穴”。

該與那陸上的“地穴”是類似的。他將那海穴用同樣的手法標注在《皇輿經天圖》上,再與此前三十六國境內的地穴對照印證。

這就好比是一張拼圖。原本有三十六塊,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案。可如今他又找到一塊——將這塊放在拼圖上,意識到圖外還有別的圖案。只是此時還對不上。那麽在東海與中陸三十六國之間的那些國家的疆域上,也該有別的“地穴”、“拼圖”。

因此,又往東海國走一趟。

沒去別的地方。而是直去潘荷生前所交代的新共濟會在該國境內的巢穴所在——白山路、蘇家集一帶。他的直覺告訴他,骸骨、地穴、雲山長老,之間必有聯系。那麽共濟會的世俗巢穴選址,或許也在那兒。

結果叫人意外,可又在預料之中。

共濟會那一處的巢穴……果然是一個地穴。

但李雲心沒法子進去。某種強大的禁制將那巢穴保護了起來。那力量不同於妖魔、修士們所具備的力量,可李雲心不陌生——那是骸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