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只是個開始(第2/4頁)

——他與劉公贊在君山紫薇宮遇襲之前、幾乎每日都拿在手中招搖的那柄“淚竹骨折扇”、他的“龍宮”所在,便成形了。而瞧著他這動作,以扇面、扇骨、這枚銅釘制成這柄扇的流程,似是已經做過無數遍了……

除了李雲心之外,唯一一個親手碰過這折扇的,大概就只有曾經的淩霄劍派掌門人明真子了。

當日數派聯手,以九霄神雷突襲李雲心。而李雲心以他道行願力所化的龍宮、那柄淚竹骨折扇苦苦支撐,但終究是敵不過數位高人合力的神威,負傷遁逃了。

他遁走之後,明真子在他曾立足的石柱上發現那折扇——在那時候,已是“竹質的扇骨也在冒煙、慢慢變得焦黑。倒是那扇面上的畫卷完好無損,可見是個寶貝”。

修行人對妖魔的行宮、龍宮一類所在亦有所知。曉得乃是個臨時的避難去處,遠比妖魔本尊還要堅固。

因而明真子當日說那扇面歷此大劫都未毀,可見“此非凡物,定是那李雲心的行宮了”——妖魔李雲心將行宮裝裱在扇上以掩人耳目。別人以為整把扇都是行宮,實際上扇面才是。這應當是狡詐妖魔的小心思——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反倒是最不起眼兒的地方了。

可倘若……明真子真人再對李雲心從前的事情了解些,大概就會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了——

行宮這東西對於大妖魔來說,乃是無比隱秘的、進攻退守一般的存在。什麽琴君、通天君、煞君,乃至白雲心、紅娘子……可都從未叫人瞧見過他們的行宮在哪裏、是什麽模樣。

倒是這向來以心思深沉著稱的李雲心,在奪舍螭吻之後每日將一柄折扇拿在手中搖來搖去——往這扇中收人納物從不避諱。好像……生怕別人不曉得,他這扇子就是他的行宮一般。

或許是他身邊的人的確都見得慣了,並不覺得蹊蹺了。

恰好他那折扇的扇面,又是以當日白閻君釋出的百萬陰魂而成的一幅靈圖,畫盡了渭城方圓百裏的河山。此等畫道寶物便是玄門之中也未留下幾件——既是靈寶、豈是凡物、自然刀兵難毀了。

明真子見了這東西……又覺得自己已經曉得了李雲心“掩人耳目”的小心思,自然將這扇面……當成了他真正的行宮所在。

但實際上一柄折扇除了扇面扇骨之外,還有個扇釘的。

若明真子能活到那一夜——李雲心殺死金光子之後、在琉璃劍心的玄光罩中藏著、邊飲酒邊與蘇生談論神魂化身之事的那一夜,且看到了當時的情景,又足夠細心,大概才會多想一想吧——

或許是因為那晚李雲心終於擊殺了極難纏的對手,報了大仇。因而心神激蕩,行事也有了紕漏——自袖中取出了一壺“木南春”來喝。而更早之前,在聯軍營地附近的酒館中遇到蘇生時候,他還將一只一模一樣的銀酒壺揉碎了、拋給老板充作銀錢呢。

那木南春乃是木南居的招牌美酒,倘不是早在渭城裏采買了藏在行宮中,他到哪裏去取來呢。

可惜明真子在李雲心在慶業交界處的長治鎮初見金光子那一場爭鬥中就已經隕落,已管不了這些身後事了。

這世上……便也沒什麽人知曉了吧。

——這枚釘,才是他龍宮的真正所在。

李雲心裝好了這扇,便刷拉一聲打開,在身前搖了搖。

他如今精神看起來極好,模樣也極好——就仿佛是一個初生的嬰孩,一切都是嶄新柔嫩的。但精神好,卻並不意味著身體亦好。倘若有人見過剛剛奪舍九公子之後的李雲心,便會意識到兩者如今的情況是極相似的——他還有得道真人的境界。

可他體內的妖力卻微乎其微,幾乎只同一個妖兵相當。

但他看起來並不慌——先擡眼盯著夜空又看一會兒。於是見到雲山還未落下。但巨大身形已經可見,甚至連輪廓都清晰了。

蘇玉宋將他帶出小雲山之後,先在陣後適應、觀察了一段日子。許是覺得他必死,因而一些事沒有避諱他。

於是李雲心知道,如今小雲山之上的守衛力量並不甚強大——只有四位真人境界的修士坐鎮四方。余下的,都是些低階的弟子。然而雲山外圍的防護卻異常森嚴。以蘇玉宋的話說,便是一只蚊子,都別想悄悄地飛過去。

世俗人說這樣的話,是在誇張。可修行人說這樣的話,是的確做得到的。

但他也不急。

他走開幾步去,找到一具妖獸的屍體。看不出是個什麽玩意兒,但有巨大的鱗甲,一片就如一張桌面。

他便將折扇打開放在這桌面上。而後再在扇上一抹,手中便多了一柄青蒙蒙的鐵索。不是別的,正是那白閻君賜給他的判官鎖,專門司緝拿魂魄。然後……李雲心伸手在眼上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