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前朝舊事(第2/2頁)

說到這裏笑了笑,笑一下子之後,臉色又平靜下來。

李雲心覺得她是在試著回想些什麽。

於是他等了一會兒。然後聽到白雲心平靜地開口說道:“應該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

鄴朝末帝呂正陽,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美貌的男子。在這樣的一個世界,做帝王實在是一等一的優差。因為有道統與劍宗存在——道統希望天下和平穩定,人口增長。因而很不樂意看到朝代更替。

因著這個緣由,在數千年的歷史上幾乎沒有過成功的“農民起義”——初成規模的叛亂會被官兵剿滅,一旦勢力稍大一國之力難以彈壓了,要麽有道統與劍宗的人出手,要麽會有鄰國相助。

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的和平——未經許可大肆攻伐,便是與天下玄門為敵了。

因而皇帝們知道自己皇位永固,知道鄰國不會輕易開啟兵戈,也知道自己搞得國內民不聊生、餓殍千裏會被替換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皇帝還是百姓都算是比較安穩的。

因而這位鄴朝末帝呂正陽在年輕時並不曉得自己會迎來怎樣的命運。而覺得會與自己的那些先祖們一樣,安安穩穩地享受極度榮華過完一生。

但事情在一個夏天開始變得不同。

那年夏天出奇地熱,天下大旱。皇帝因此決定出巡體察民間疾苦——實際是遊玩居多。

呂正陽巡遊至青州神女山的時候,發現山上有一間不知名的廟宇。這廟宇已隱藏在森林中很久很久,廟名也剝蝕不見,連皇帝身邊最淵博的學士都無法從他們腦海當中的古籍裏推斷出這廟中供奉的究竟是誰、又有怎樣的出處。

這一個小插曲令年輕的皇帝感到快活,於是不顧侍從的阻攔,走進廟中。

卻發現廟中有一幅畫像,畫像上有一個女子。縱使皇帝後宮佳麗無數,但在見到這畫像上的女子時候仍然看得呆住了。年輕的皇帝的心神為之所奪,在怔怔地看了她一刻鐘之後感嘆著說,“如果能與這樣的美人同床共枕哪怕一宵,便是用朕的江山來換也是值得的”。

侍從與古板的學士認為皇帝這樣說不妥,可並沒有人敢壞了皇帝的興致。

呂正陽說了這話,便使人將廟中供奉的畫像取下、要帶在身邊。

一個侍從去取畫像。但他的手剛剛碰到畫像,便看到畫上的女子容顏迅速衰敗、腐爛,很快這幅畫也變成了灰燼。

皇帝登山的時候晴空萬裏,烈日炎炎。但就在畫像毀掉的一瞬間,天空風雲突變、雷雨大作。

傾盆大雨倒下來,便沒法子下山了。

學士和侍從都認為是皇帝對廟中的不知名的神女不敬,因此神女發怒降下雨水來,可仍舊是不敢說出口的。但皇帝本人並不很放在心上——他是皇帝。自我反省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一種很稀有的品質。

可誰都沒想到大雨竟然下了七天七夜。

七天七夜之後皇帝一行人才能夠下山。

之前鄴國大旱,如今則鬧了洪災。國境內許多江湖決堤,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算——那竟然是一場幾乎覆蓋了半個鄴國的超級大風雨。

呂正陽這時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妙,因而急急地回了渭都——便是如今的渭城。

回京之後召喚渭都的道士,問天上降下如此的災禍,是不是因為皇帝德行有失。道士聽皇帝說了當日的情形,只笑道那並不是什麽正神,只是山野中的精怪占據了神位、得些供奉罷了。七天七夜的豪雨不是那種精怪能夠降得下來的,叫皇帝不要擔憂。

道統的道士雖然這樣說,可皇帝也還不放心。

於是又祭祀黑白閻君。

皇家祭祀,祭禮自然豐厚。又兼呂正陽心中不安,則更是豐厚中的豐厚——於是就連閻君都被打動了。

那白閻君便在夜晚給皇帝托夢,說保他皇位無虞、國運長久,大可放心安心不必擔心。

呂正陽得了閻君的保證才真的放下心,又奉獻了許多許多的祭禮。

對於尋常人而言,黑白閻君可是比道統、劍宗的仙人們更加神秘高貴的真神……又怎能不放心呢?

隨後……流民起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