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蘇大伯(第2/2頁)

蘇景無奈:“這是我……本家大伯,這位是烏仙高足、揚啼山主烏悲悲。”

蘇景本想說佛是自家老太爺的,不過他是神君門下,輩分上不能亂講,佛祖與神君是並肩之聖,從蘇景這裏論不能跨輩。再說道尊是舅舅,佛至多也就是大伯了。

烏悲悲自來熟,與佛祖推心置腹:“我看得出,蘇大伯也是修行之人。我本還奇怪怎會有師父會收蘇景,原來是家學淵源……蘇大伯,你莫怪我多嘴饒舌,有些話如鯁在喉,不說我實在不痛快。”

佛是怎樣仙聖,通天之法純凈之心,聆聽眾生疾苦傳道千萬世界,他老人家是最最有耐心的,烏鴉的小小啰嗦他全不在意,微笑:“烏先生請講。”

“做長輩的不要只顧自己修行,孩子們的前程也是頂頂重要的,您當多多過問蘇景的功課才對,他自己在這山中修煉,轉眼一百年過去,還睡覺做夢呢。您有空,就多指點多勸誡……誒?”話說半截,大烏鴉眯了眼睛,“蘇大伯”身上一道鏡光漏出,閃了烏鴉的眼睛。

烏鴉心中一嘆,身上漏光,明擺著是精氣散亂、不能自斂之故,也難怪蘇景修行稀松了,是他家的修煉法門不成啊,這蘇大伯的修持也不怎麽樣。

雖然蘇大伯的笑容讓人親切莫名,但烏悲悲是個直性子烏鴉,心裏有話就得說出來:“蘇大伯,您的修持……似也不太妥當,修行上若有疑問或者不解題目,我可幫忙參詳。”

話音未落,天上有人接口:“蘇景,家裏來人了?”

雲駕收、人落地,丁陽道小女冠巡山來了,不靈仙子聽到了烏悲悲之前說話,落地後對“蘇大伯”微笑致意:“蘇老先生可能不知道,烏悲悲有真正仙師指點,見識不凡錦繡於胸,修行事情若能得他指點,三言兩語遠勝百年閉門苦修。”

幫腔的來了,言辭客氣但語氣用力,暗暗示意蘇大伯千萬別錯過良機,得烏悲悲或者烏鴉大聖指點可是等閑難尋的大福氣!

蘇景笑,沒說話。

烏鴉嘛,沒人誇的時候自己誇自己,有人誇就要及時謙虛:“主要是我兩位仙師教導有方,我自己還是草包得很,不過蘇大伯放心,你家功法事情,我若參詳不來,可請我家仙師指點。那兩位老人家最喜助人。”

佛笑了,望蘇景:“要不……就勞煩一下烏先生?”

蘇景心裏應了句“您快別添亂了”,口中則說道:“烏老大修煉繁忙,兩位烏家仙師更是高高在上,咱家這點小事莫要打擾了人家的清靜,來來來,大伯我們回家,不聽見您來了一定高興。”

說著,對烏悲悲、小女冠揮揮手,攙了佛祖下山去。

望著一老一小下山背影,烏悲悲數不清第幾聲嘆,搖頭之際神情不言而喻,孺子不可教啊。

一聲嘆、搖搖頭,又是一聲嘆,這聲嘆的是蘇大伯,根基不牢法門下乘,就算回去閉再大的關怕也難有成就,難有成就啊。

小女冠也苦笑,對烏悲悲道:“蘇景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一沾修行便散漫了,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修行在個人,你我再怎麽著急也於事無補。”

……

蘇景領著大伯回家,小不聽果然驚喜。

常理來說,佛祖能脫困離不開蘇景一夥相助,他來探望蘇景是人之常情,可不管道理怎樣,佛登門總歸是不得了的大事。

而不聽還有自己的一點點小心思:佛歸來,送子娘娘當也不會遙遠了吧?

在中土人間的說法,送子娘娘即為南海大士菩薩,大菩薩尚能送子,佛就更沒問題了。萬一送子娘娘下落不知,這點小事佛祖也能辦了。

小妖女打醒精神,準備做一桌精致素齋款待貴客。不聽的手藝還不錯,不過也分怎麽比,比起蘇記少東家大概略勝一籌,可要比起京城三口齋的矮子大廚就差得遠了,客人太尊貴,不聽生怕怠慢,讓蘇景趕快把大師傅請來掌廚。

較真來算,真正把鏡子帶出“漏”的是三屍,蘇景當然要叫他們三人來。心意送出三大宗師自裁來見。

接下來便是熱熱鬧鬧地歡聚,三個矮子從不知拘束為何物,見了佛祖一樣胡說八道,佛又怎會和他們計較,隨便說、他老人家全不在乎,遇到感興趣的話題還會主動插口,氣氛好得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