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造就,獨行者(第2/4頁)

修行沒能讓凡人擺脫殺伐,反倒讓凡間的戰爭不斷升級,一座又一座凡間世界毀滅於擁有強大力量的修行者的戰鬥。不過既然有了正確的修行辦法,就總會有人從戰鬥中生存下來、且最終成功升仙。

然後飛仙者之間,即便他們已經擁有了無邊宇宙,卻依舊選擇爭殺,甚至赤霓自己也不例外。以前他是唯一的神,脫離凡人後就不會再對凡間的爭殺有絲毫興趣,可後來又有了新的仙神、有資格向他挑戰的強大存在,他熱血沸騰地投入戰鬥,同時也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爭鬥之心!

激烈的廝殺與沖突中,凡間生靈不斷進化的,除了戰鬥的本能外還有支持著自己不斷去戰鬥的本念……爭鬥之心、殺戮之心、毀滅之心。這心念早就變成了凡間生靈的天性。變成了他們與生俱來且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行為準則,即便修行、飛仙也無法泯滅他們的爭鬥本性。

凡人還是凡人的時候,他們為了生存和榮譽去戰鬥;凡人成了仙家,生存與榮譽都變成了雲煙後,他們幹脆就什麽都不為,或者說只是為了爭鬥而爭鬥。

為了爭鬥而鬥爭,在今日生靈看來這簡直沒有任何道理,其實並非無跡可尋。

生命的本質就是生存,為了生存可以不顧一切的戰鬥下去,由此“戰鬥”兩個字本就是生命的主題之一。只是在古時宇宙中。這兩個字被無限的放大了:為了生存而戰,跟著“戰鬥”這個主題被不斷突出不斷放大,漸漸成了本性,漸漸變成了為了戰鬥而生。

看一看生靈成長的過程。不斷犯錯、然後改錯。常常會矯枉過正。又再慢慢調整回來。

進化,本就是個錯誤不斷的過程。

古時宇宙古時生靈,他們活在一個矯枉過正的錯誤中。

凡間生靈看不清這一點。但赤霓能看清楚,他是神,他想糾正這個“矯枉過正”。

當時赤霓的感覺很糟糕,倒不是新上來的仙家對他有什麽威脅,畢竟那時宇宙間所有的道都是他所開、他所傳,那些徒子徒孫還沒有傷害老祖的能耐。可赤霓覺得“為了戰鬥而生存”的世界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大凡強大仙魔,都有自己的執拗所在,他們會堅持自己的理念、去奮不顧身地追求自己心中的圓滿,比如今天的佛祖、道尊。赤霓也不例外,他希望凡人可以超脫世俗,他希望宇宙中有許多仙家,他不想修家、仙人們成天到晚殺殺殺,雖然他自己也有一顆爭鬥之心。

他要拔除凡間生靈的爭鬥之心,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但赤霓是神,那個宇宙中所有大道的開拓者,他的強大與智慧都深不可測。

又是漫長時間的思索、摸索,這其間他傳道的那十七座凡間或先或後,全都因為強大修者的征戰而“滅圓”,飛升上來的仙家也皆因他們的自相殘殺而隕落,得以“重新開始”的赤霓也終於找到了重新開始的辦法:

他創出了新的修行辦法:在修行、築基的第一步,就徹底拔出修者的爭鬥之心——不靠修者自己,而是靠外力、靠他創出的法器強行抽走修者心底那份爭殺本念!

聽到三屍說到這裏,道尊與神君對望了一眼,兩人都微微皺眉,被困在鏡子裏的佛祖則輕輕嘆了口氣。

他們三個都是大道的開創者、擁有者,尤其道尊、佛祖,立法門傳經義於人間,在今日無數凡間香火鼎盛的兩大法門,都在勸人向善、抹去自己的爭鬥之心,可是這個是自我鬥爭、自己去剔除自己心魔的過程,不應去借助外力。

本性不是不能變,但應知行合一、以自己的經歷和感悟逐漸去蕪存菁。道也好佛也罷,經書中的道理和法音禪唱自定清寧印等等,都是輔助的手段,法門下的修行者真正想要獲得平靜,歸根結底還是靠他自己。

升仙可讓人得大力開睿智但獨獨不會改變心根本性,天都不會去篡改的人心人性,赤霓出手開始去改。

同樣的事情,今天的佛祖道尊也能做到,但他們不會去做,無論是心隨自然還是四大皆空,都是自我覺醒的過程,若沒了“自我”自然也就談不到覺醒,不能覺醒修行也就失去了意義,此乃大義;歸結到修家自身的話,若被外力強行抽奪心根本性,縱使因此鑄成道心也會存有重大缺陷,哪怕成就了金仙體魄得以飛升證位,遲早有天也會道心崩碎……說穿了,心不全慧殘缺,遲早走火入魔。

佛祖道尊知道的後果,赤霓卻不曉得,不是赤霓目光短淺,只因他是舊時宇宙中第一位神仙,前車無可鑒,他始終在獨行……

赤霓煉就了一面鏡子,此鏡可強行奪下修者的爭鬥本心、為修者逆改本心直接建下道基,之後他又選了一座凡間,先傳鏡再傳道。這次果然大獲成功,被抽奪了爭鬥之心的凡人,再不會把修行看做爭殺手段,入道則再無爭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