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何妨一猜,三屍義氣(第2/4頁)

鏡子映影不映聲,由此蘇景一行在鏡中見到的都是無聲景色。

越猜膽子就越大,蝕海眯起蛇目:“三天?”

蘇景一事不明所以:“什麽三天。”

“那邊……‘漏’那邊,具體時日是大戰結束後三天。”大聖解釋道。

幻境中,三天大戰三天空白,往復來去。蝕海說的有道理,蘇景等人就是“戰後第三天”過去的,所以會有這樣的“輪回”。如果他們過去的時間是戰後一個月,幻境中的輪回就應該是三天大戰、一月休息,之後再告沖來……

反正是猜。瞎猜誰不敢,反正也不用花錢,雷動天尊搖晃腦袋:“你們還是人少啊!如果人足夠多,不用喊我們過來,用你們的法子說不定早都走出來了。”

大家心有靈犀,雷動的話沒頭沒腦,蘇景卻能明白他的意思。被困七年中,為了離開蜃境蘇景等人做過多種嘗試,其中他們以為最有希望成功的辦法是大家分頭走。

蜃境不是隨人而動、你進退它也一起進退麽,那麽大家分散開。“環境”又該隨誰而動?結果這個辦法失敗了。人分散成多少路,“環境”就散開多少重,每一路都還是環境的中心。

但是現在再看看赤目手中的鏡子,裂紋橫生仿佛蛛網密布。勉強還是一整面鏡子。但已經撕裂成了幾千片。

大鏡中的每一塊碎片都是一面小鏡子。如今這鏡子的情形。也可以說成它是幾千片小鏡子拼出來的一面大鏡子。

有多少面“小鏡子”,鏡中幻景就能分出多少重。當時被困住的蘇景一行,一共才多少人。連分身都算上又能分散幾路,他們的人數遠遠少過“小鏡子”的數量,也遠遠少過鏡子能夠“分裂”出的幻景。所以分開走的法子自然沒用。

如果人足夠多,多過“小鏡子”的數量呢,再分散開走的話,說不定真能把鏡子給走崩了。

不明白的事情,現在靠蒙著猜著找出了解釋,即便不確定對錯,蘇景也還是覺得心中通透。前半段勉強算是順清了,可事情沒完,還有後半段——鏡子和帽子。

簡單,接著猜就是了,反正前面都猜上天了,後面再怎麽胡思亂想都不怕。

鏡子是怪物君王的,帽子是拿人首領的,兩件至上神器之間當有一場激烈搏殺,事後鏡子碎裂成現在這樣子,帽子的情形估計好不到哪去。

帽子的下落一度不為人知,但事情明擺著的,帽子自封靈力遁入一尊星石開始漫長休養,以小賊傳回的心識可知,帽子寶貝威力巨大,可原先寶中器靈早已淪亡。

如今寶物休養圓滿再次出世,情形上與人死成僵、吞吐日精月華修煉大成很相似,“身體還是那具身體,人卻再不是原先的那個人”了。寶物中新開出的靈智兇狠殘暴真性虐戾。

這很正常,因為這件靈寶並非真正的“天地孕育”,它本來就是神奇寶物,後來戰死了、屍身存留再做修煉。

原先的帽子已經死了,而且是在一場血腥大戰中陣亡,死的時候它受戰場無邊戾氣侵染,再開靈智的時候就會以那份戾氣為“智慧種”,生根發芽……

僵屍、山胎,都是石土中走出來的怪物,但初生時候僵屍就是嗜血殘暴的;山魈山胎則如普通嬰孩一般幼稚無知調皮活波,它們的本性無謂善惡,將來究竟為禍還是造福,都要看後天的經歷。會如此只因僵屍是死後轉活,死時體內就攢下了戾氣,山胎山魈卻是無中生有,性情中不存先天影響。

靈寶也是一樣道理,皆為自然造化,可是在根性上,天地孕育的寶物和死而復生的寶物有著天壤之別。

帽子在大戰中陣亡,多半與鏡子有直接關聯,這是一段冥冥聯系,但只憑這點聯系還不夠……這時候赤目真人發話了:“養寶之道啊,千奇百怪,你們不懂,說了你們也不懂。”

若真覺得大夥一定不懂他又何必廢話,小妖女多乖巧,趕緊捧場:“就是不懂,才要請真人指點迷津啊,你稍微點撥兩句,我們好歹能有點長進不是。”

赤目心中大樂,臉上繃著:“不是我不肯指點,是你等資質……”

“快說!”不聽呲牙。

“哦哦。寶物滋養,不一定就要靠日精月華,戾氣也是大好肥料,少奶奶你問問小賊,她選田上化形出來幫忙打架,除了田上本領最高強之外,是不是還有個‘先入先起’的緣由在其中?”赤目跟小不聽的交情沒得說。

何為“先入先起”,就是小賊收服帽子過程中,發現自己能用帽子力量“發動”一枚鈴鐺,在未經思索一刻她第一個想到的是哪枚鈴鐺。

小賊直接想到的就是田上。

第一個想法就是田上,隨後才想到田上的力量最大、打架最兇。順理成章放了田上出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