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望死之眼,九劍之名(第2/4頁)

諸仙之中,到底還是紫河天官最強。如今他們喚醒了王蛟。

只待王蛟飛出來,此戰就算塵埃落定了……紫色巨浪翻騰,巨蛇劈開水面竄天而出!

只是王蛟本應死灰顏色,飛出來的蛟怎變成了赤紅鮮艷?還有,不是六條麽王蛟麽,怎地多了一條?紫河天官面色驟變,他們從自家河中釣出來的竟是些不認識的怪物。

顏色不對、數量不對、模樣更不對,哪裏是什麽蛟。出水兇獸分明是頭戴神冠額聲獨角的巨蟒……阿骨王袍,七蟒出世!

邪廟自王袍中來,蘇景殺去天外前已將王袍所有法力留在廟中,包括袍上七頭赤煉巨蟒。

阿骨王袍,閻羅親賜神袍,神袍威能與主人齊飛共長;而王袍入廟,這浩瀚神廟本就是赤蟒的天下!赤蟒何時潛入紫河,天官茫然無知;赤蟒如何將駁龍沉冤王蛟降服,天官渾然不覺。天官以為喚出了得意兇獸,其實他們請來的是奪命的煞星!

赤蟒騰身。當頭四個紫河天官猝不及防。直接被大蟒絞殺成泥。

王袍也是蟒袍,袍子強大就是蟒蛇強大,七蟒一擊大顯神威,不停留再進擊。沖殺紫河天官。

……

紫河天官遇險。赤劍仙與他們相距不遠。同為真色信徒不能見死不救,三百矮人轉法行咒,劍龍向前急沖之勢頓止。可還不等他們掉轉方向趕赴救援,前方突然傳出震天鳴嘯,侍劍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劍鳴唱!

激越劍鳴之中,邪神大廟中也有一道劍龍沖霄而起,“龍尾”垂於邪廟中心、“龍首”高懸天空,萬劍鋪就的寒光之龍、金鐵之龍!一個寶人兒周身陰風繚繞,懸浮“龍首”處,低垂頭冷視著三百赤劍仙的劍龍。

蘇景將王袍法力留在邪廟,蘇景把靴子留在了邪廟,蘇景還把分身留在了邪廟。

注視只在一瞬,蘇景風身一聲叱咤,來自邪廟的劍龍急撲而去!霎時間金鐵交擊之聲震耳欲聾,兩條長劍巨龍纏鬥一處!

……

一陣雨,亮晶晶。早已化作殺滅之火的“一陣雨”急急前行,他們在另一個方向上,與紫河天官相距甚遠,是以他們不打算去救護同伴了,繼續直搗要害,熊熊大火向著邪神大廟深處急行不輟。

即在此刻,前方突然暴散起一團更邪佞、更兇狠、也更璀璨的大火,重重烈焰之中,寶人兒面色平靜,在他的頭頂上還頂著一只小烏鴉,三只腳、金翎羽的小金烏。

火身顯現,金烏小元神和這道分身留在一起,兩團火,全無半字交流更沒有絲毫的猶豫或停頓,轟轟烈烈對撞一起,爭、殺!

……

墨靈仙彼此之前有特殊法門聯絡通訊,另外三路同伴皆遭強襲,若木仙化形的十一個邪魔靈童非但不曾放慢腳步,反而沖得更快。情形已經再明白不過,這邪廟遠非他們以為的那麽簡單,那個寶人兒所以敢沖殺出去,原來是留下了完全準備。

對墨靈仙來說,戰局一下子變得危殆起來,但破局的關鍵未變,摧毀邪神大廟的核心,所謂核心即為陣眼,破之則大獲全勝。

想法是沒錯的,離山大旗飄揚地方就是陣眼要害所在,葉非在那裏守旗,其實也是在為蘇景守陣。

在墨靈仙的盤算中,本想四路合圍、一舉摧毀疤面青衣的,如今情勢突變,十一僮兒邪魔硬著頭皮也要上,斬葉非毀陣眼!可他們又哪有機會見到葉非,下一刻一群醜陋邪惡之人忽然顯身攔住去路:

老太婆、俏媳婦、三角眼睛的歹毒師爺、目光淫邪白面男子……十七羅漢。不過在這邪廟中,他們再不是羅漢,歸本相、化原形、於廟中各有法位神壇的十七位大邪神、大惡魔。

十七人之後,還有個和尚,皮膚白皙目光癡呆,看上去腦筋有些不太妥當的中年僧人。

十七惡人中的一個眉目慈祥的中年婦人露出笑意,和藹可親,遙對十一個邪魔靈童招手:“乖娃子,來,嬸嬸疼你們啊!”話說完婦人打了個飽嗝,一股久違的清蒸人肉的香氣自腹中湧入鼻端……

王袍的主人是蘇景,但當年蘇景闖蕩西海的時候,這件袍子曾收下過一件“器靈”,摩天刹影子和尚。

自西海歸來到蘇景飛仙,千多年裏影子和尚在袍中修煉,在袍中思悟,在袍中一點點回憶起前塵往事,直到最後徹底想明白“我到底是什麽來的,以前究竟發生過什麽”。

本為人世仙,但因神思蒙塵修為的大損,跌落凡塵混於凡人;靈智重開再悟神髓,尋回記憶的過程就是影子和尚尋回自己的過程。它又何嘗不是一場從凡入聖、再塑神壇的過程!影子和尚重登“人世仙、凡中聖”之位。

和尚是影子也是器魂,一場從凡入聖的修行裏,每次精進每次突破、有關修行的點點滴滴都會在鬼袍中留下印記,直到最後他重拾聖位,袍中有關他的“印記”也徹底融合、徹底脫變……影子和尚在阿骨王袍中留下了一道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