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金蓮花開,劫中講劫

不知是不是早有準備,大成學舉宗遷移,準備功夫並不長,從確定此事再到收拾完畢,前後也不過大半時辰,經傳典籍收入挎囊,山中寶物納入袖中,三百力士躍出長絹口中“吼吼吼吼”的號子唱起、將巨大的正氣亭扛負在肩,七千書生與離山弟子合並大隊,就此開拔趕赴離山!

騰騰雲駕撲卷長天,大隊外圍或有星峰化形,或有書生結陣,巡弋四周警戒敵情……因是倉促成形,是以顧不得再施法術遮掩形跡,浩蕩雲駕經過凡間繁華地方時候,引來萬人矚目。

王朝覆滅、天宗毀滅、四方遇襲,所有事情從發生到現在也還不過一天光景。凡間消息閉塞,遠離京都的百姓尚不知國敗山河破;凡人目力淺薄,看不出天空雲駕飽蘊殺伐氣意。他們只能認出那雲中的紫金氣意是大成學、那風中的青色劍光應該是離山的高人,兩大天宗高人一並前行,又擺開這等巨大的“儀仗”,當是仙家們要做什麽重大禮典吧。

離山高義、大成學親民,都在凡間有著極佳口碑,見雲駕過境、百姓歡呼、百姓叩拜,頑皮娃娃擺脫了大人束縛成群結夥地追著雲駕快跑,開開心心,盼能和那些飛在天上的神仙見一面,看他們是不是真都是白胡子的老阿爺。或者見不到也沒關系的,他們已經在快快樂樂地和飛天仙人們賽跑呢。

不知天地劇變,不知妖邪已至。平凡人繼續過著平凡日子,開心或憂愁於柴米油鹽。

沈河與秭歸先生並肩於雲頭,都不說話,默默看著地面的凡間城池……

飛行一陣,秭歸自袖中摸出一方玉簡,遞向沈河:“涅羅塢與紫霄國兩宗實力非凡,卻於頃刻間覆滅,內中緣由或能從此簡牘中解讀一二。”

紫霄、涅羅兩宗敗得如此之快,幾乎全無還手之力就告覆滅,此事比著佛道兩宗為何會被浸染還要更蹊蹺。但秭歸取出的玉簡是一方標有大成學印篆的古簡,是書生門中前輩流傳下來記事簡。

早已仙去的大成學前輩留書,能夠解釋涅羅紫霄兩宗今日傾滅之禍?

真的能夠解釋,心識入玉讀過簡牘,沈河就明白了大半:

簡中記載了一件古事,只與大成學有關。

天宗立派之地,莫不是靈山福地。山明水秀自不必說,靈元氣境也一定是足夠豐饒的,大成學也不例外,門宗坐落於一片好地方,修心煉氣兩相宜。

再說大成學這一宗,開宗大賢飛仙前留下“兩爭兩不爭”戒訓於後輩弟子:

爭於世,不爭於勢。

爭於仁,不爭於人。

簡單兩句話,收納大好道理,從大成學立宗以來,門下弟子從不會去搶風頭,更談不到什麽個性鮮明,在七大天宗裏大成學是最最“不出彩”的一宗……唯獨有三百年是例外的。

大成學第二代先生掌宗七甲子後,三百年間門下書生突然開始爭於勢也爭於人,學生持劍,爭勝四方!雖還談不到霸道,但也算得鋒芒畢露,甚至和其他天宗都有了些爭端。非說不可的,那三百年裏大成學走出的弟子個個修為深厚、法元磅礴,不悅則爭,爭則勝,一時間大成學風頭大盛。

但這樣的情形只維持了三百年,三百年後大成學的弟子又變回了原來模樣,清靜、溫和、敢拔劍但絕不會隨便拔劍。

三百年的突兀變化,究其緣由:靈脈。

大成學門宗地下深處,暗藏地靈大脈一道。所謂地靈大脈,絕非古法修行中的地煞氣脈,兩者區別,前者為淵後者為溪。

兩者都蘊藏厚重靈氣,可供修家采補修煉,但地煞氣脈是只是最最單純的五行靈氣,修家采於煞,只要別被“煞”撐爆了就沒事;地靈脈中的靈氣不存五行之分,自地窟深淵中來,隨便修家煉哪一門法度都可采納進補,可是有一重,靈氣之中藏蘊靈犀,靈犀侵人心。

靈犀本身無善無惡,只有一重氣意:爭。

采補地靈脈,養出爭鬥心。爭鬥心也非壞事,可若是駕馭不住呢?修行煉氣煉身,更須得煉心煉神。而修至高深處,駕馭本性、除心魔是重中之重。

地靈大脈查無可查,沒人知曉它會坐落何處,大成學宗下就坐著一道。地靈大脈是封閉之脈,輕易不會泄露出來,但凡事無絕對,大成學下那道氣脈就泄露了,這才有了大成學的三百年爭勝天下。若是普通門宗,只會把這當做天賜造化,一下子修行變得事半功倍,門下弟子個個修為大進,天大好事。

不過大成學的高人不這樣想,若只為一顆爭鬥心去修持,那修出來的不是仙,而是魔。能不能飛升姑且不論,至少飛升之前個個都得煉成愛讀書的煞星。是以大成學第二代弟子,諸多前輩先生動重器、結重法,以求封閉宗下那道地靈大脈,奈何淵禁已開,封堵不住,由此大成學的前輩高人變換了辦法,開元路導靈氣,將深淵中的靈氣一路疏導、最終引入大海。